序
上冊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學術史回顧及研究現狀
第二節(jié) 研究初衷與方法理路
第三節(jié) 近現代中國佛教的歷史性困境
第四節(jié) 印光與近現代中國佛教的復興
第二章 生平矩范與人格魅力之影響
第一節(jié) 名號尊謂及生平考述
第二節(jié) 僧行儀范:不學大派頭
第三節(jié) 大勢至菩薩化身的確立
第四節(jié) 楷定祖統(tǒng)與凈土宗十三祖的確立
第五節(jié) 法門行誼:近現代中國佛教之靈魂
第三章 護教利生及愛國主義精神
第一節(jié) 慈善濟生與挽救劫運
第二節(jié) 痛斥廟產興學與保護教產
第三節(jié) 對佛教現狀的分析與抨擊
第四節(jié) 對僧伽教育的看法與主張
第五節(jié) 揀擇剃度論與佛教僧團的建設
第六節(jié) 居塵學道與人間佛教的弘揚
第七節(jié) 政論思想和愛國主義精神
第四章 勘印典籍及其思想意義
第一節(jié) 建立弘化社與佛教典籍的流通
第二節(jié) 弘揚《勸善三書》與世道人心之挽回
第三節(jié) 重刊《凈土十要》與凈土要籍之發(fā)微
第四節(jié) 增編《凈土五經》與凈土宗根本宗經的形成
第五節(jié) 修訂《四大名山志》與菩薩感應事理的發(fā)揮
第六節(jié) 議定《靈巖山寺規(guī)約》與凈土道場的創(chuàng)建
第七節(jié) 編纂《文鈔》及其刊行之影響
第五章 敦倫盡分與傳統(tǒng)倫常之重建
第一節(jié) 家教為天下太平之根本
第二節(jié) 戒殺吃素為挽回劫運第一妙法
第三節(jié) 警戒淫欲為處世立人之本
第四節(jié) 傳統(tǒng)主義的女性觀
第五節(jié) 佛教大孝論的闡揚
第六節(jié) 吸煙不礙往生之戒煙論
下冊
第六章 正信因果與精神信仰的回歸
第一節(jié) 因果為儒釋正本清源之道
第二節(jié) 對偽佛教經典的批判
第三節(jié) 對邪論知見的批判
第四節(jié) 對會集本的批判
第五節(jié) 對宋儒辟佛的批判
第六節(jié) 對邪魔外道的批判
第七節(jié) 對佛門陋習的批判
第七章 揀別教法與特別法門的建構
第一節(jié) 戒律觀
第二節(jié) 華嚴觀
第三節(jié) 天臺觀
第四節(jié) 密宗觀
第五節(jié) 禪宗觀
第六節(jié) 判教觀
第七節(jié) 宗教觀
第八節(jié) 禪凈異流觀
第九節(jié) 特別法門觀
第八章 虔信持名與凈土法門的實踐
第一節(jié) 佛法唯在竭誠盡敬
第二節(jié) 念佛以信愿為本
第三節(jié) 四種念佛法之揀擇
第四節(jié) 攝心念佛法
第五節(jié) 十念記數法
第六節(jié) 臨終助念法
第七節(jié) 帶業(yè)往生論
第八節(jié) 辨一心不亂與念佛三昧
第九節(jié) 觀音信仰的實踐及其與凈土往生
第十節(jié) 以佛攝儒的思想用意和理論特色
余論
參考資料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