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篇 瘋狂的“大飛象”——英國“大飛象”重型坦克計劃
一、“小游民”與“大飛象”
二、“憧憬與隔閡”——難產的“旗艦”
三、一波三折的設計演進
四、難以修成的正果
第二篇 “怪異的步兵坦克”——一戰(zhàn)中的德國裝甲人員輸送車
一、Marienwagen
二、BMMKatzchen
三、本篇小結
第三篇 “滑雪坦克”的故事
的蘇聯機動裝甲雪橇戰(zhàn)斗車
一、機動裝甲雪橇的誕生
二、蘇維埃軍隊的機動裝甲雪橇家族
三、ANT-Ⅱ/Ⅲ
四、冬季戰(zhàn)爭與軍用型自動雪橇的出現
五、最成功的裝甲戰(zhàn)斗雪橇
KL-26重型裝甲自動雪橇
六、高速雪地魚雷艇——RF-8-GA2-98輕型戰(zhàn)斗雪橇
附:蘇聯風扇式自動雪橇的通用動力——M-11活塞式星型氣冷發(fā)動機
七、偉大的衛(wèi)國戰(zhàn)爭中的蘇聯自動雪橇
“嚴寒拯救了蘇聯”
第一個自動雪橇連
運輸雪橇營(TASB)
戰(zhàn)斗雪橇營(BASB)
八、本篇小結
第四篇 另類的機械化——蘇聯紅軍裝備的農用拖拉機
一、背景
二、理想與現實之間——紅軍需要拖拉機
三、從SKhT215/30到斯大林涅茨ChTZS-65——紅軍中的“集體農莊莊員”
四、數量還是質量?——拖拉機與蘇聯紅軍機械化建設
五、本篇小結
第五篇 陸地上的“沙恩霍斯特”——德國1500t巨型坦克計劃
一、背景
二、直線性思維的結果——由超重型坦克到陸地巡洋艦的必由之路
三、前身——由“重裝甲自行要塞炮”說起
四、陸地上的“沙恩霍斯特”——P-1000“巨鼠”級陸地巡洋艦
五、“重達千噸,輕如薄紙”——P-1000陸地巡洋艦項目的結局
六、本篇小結
第六篇 從“伏羅希洛夫”到“斯大林”
——1943年蘇聯的過渡性重型坦克
一、KV重型坦克的本質
二、對1941-1942年KV坦克使用情況的反恩
三、1943年過渡性的蘇聯重型坦克
四、本篇小結
第七篇 劍走偏峰——關于現代坦克的非常規(guī)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