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坦克防護系統概論1
第一節(jié)簡介1
一、坦克防護系統的構成1
二、坦克防護系統的要求4
第二節(jié)坦克裝甲防護5
一、戰(zhàn)場威脅5
二、改進型鋼裝甲5
三、復合裝甲6
四、附加裝甲6
五、電裝甲7
六、另類附加式間隔裝甲8
七、車內乘員的保護措施9
第三節(jié)坦克隱身防護10
第四節(jié)坦克主動防護11
一、威脅的特征11
二、坦克裝甲車輛的主動防護系統12
三、主動防護及其應用12
第五節(jié)坦克綜合防護14
一、簡介14
二、告警裝置14
三、激光壓制觀瞄裝置15
四、煙幕裝置16
五、紅外干擾裝置16
六、反坦克導彈攔截裝置17
七、二次效應防護技術18
八、三防技術20
第六節(jié)坦克裝甲車輛防護發(fā)展策略22
第二章坦克裝甲防護設計技術23
第一節(jié)基礎知識23
一、簡介23
二、裝甲防護材料的類型與特點24
三、裝甲防護的類型及其性能27
四、裝甲防護系統的分析和設計34
第二節(jié)金屬裝甲設計36
一、裝甲鋼與鋼裝甲36
二、鋁合金與鋁裝甲48
三、鈦合金與鈦裝甲57
第三節(jié)陶瓷裝甲設計60
一、簡介60
二、陶瓷裝甲的品種與性能62
三、梯度陶瓷裝甲70
四、陶瓷裝甲的彈道性能與適用性77
五、陶瓷裝甲抗彈性評價方法與評價
實例80
第四節(jié)防彈纖維復合材料裝甲88
一、簡介88
二、防彈纖維復合材料的品種與性能90
三、纖維復合材料的抗彈性能109
第五節(jié)復合裝甲設計114
一、簡介114
二、復合裝甲類型與特點116
第六節(jié)坦克反應裝甲的設計125
一、反應裝甲基礎理論125
二、反應裝甲的結構設計128
三、反應裝甲類型與性能129
第七節(jié)透明裝甲135
一、總體設計135
二、透明聚合物與透明裝甲138
三、抗彈玻璃與透明裝甲140
四、抗彈陶瓷與透明裝甲140
第八節(jié)新概念裝甲142
一、電裝甲142
二、智能(靈巧)裝甲146
第三章坦克車體與炮塔的設計技術147
第一節(jié)簡介147
一、設計思路147
二、設計原則與配置148
第二節(jié)坦克車體的設計149
一、簡介149
二、車體設計的步驟和內容153
三、車體結構形式的設計153
四、裝甲板的焊接形式155
五、車體各總成設計156
六、薄裝甲車體的剛度和強度問題160
七、車體設計的基準160
第三節(jié)坦克炮塔的設計160
一、簡介160
二、對炮塔設計的要求163
三、各種炮塔方案及其結構特點163
四、炮塔體形狀設計165
五、炮塔結構設計166
六、車體和炮塔的密封168
第四節(jié)復合材料車體與炮塔的設計171
一、國外復合材料車體研制狀況171
二、國外復合材料炮塔研制狀況173
三、復合材料車體的設計與制造174
第四章坦克隱身防護設計176
第一節(jié)概述176
一、簡介176
二、隱身材料與結構設計184
第二節(jié)隱身吸波劑品種與性能192
一、磁性吸波劑192
二、隱身纖維吸波劑197
三、視黃基席夫堿鹽吸波劑207
四、導電高分子吸波劑208
五、隱身納米吸波劑214
六、手性與放射性同位素吸波劑217
第三節(jié)可見光隱身防護218
一、簡介218
二、可見光隱身迷彩涂料219
三、新型可見光隱身防護材料230
四、多波段隱身材料233
第四節(jié)紅外隱身防護234
一、簡介234
二、紅外隱身低發(fā)射率設計238
三、降溫紅外隱身設計241
四、紅外隱身結構防護設計244
五、紅外隱身材料的消光系數246
六、紅外隱身效果的評估方法247
第五節(jié)雷達吸波隱身防護249
一、簡介249
二、雷達波吸波涂料252
三、結構吸波隱身的設計與制備258
四、坦克雷達隱身外形設計264
第六節(jié)激光隱身的設計267
一、激光隱身技術267
二、激光隱身材料269
三、激光隱身效果評價方法277
第七節(jié)多頻譜兼容隱身279
一、多頻譜兼容隱身技術279
二、紅外/雷達隱身的設計284
三、紅外/激光復合隱身的設計292
四、雷達/激光復合隱身的設計293
五、多頻段兼容雷達隱身的設計294
第五章坦克常規(guī)防護設計297
第一節(jié)坦克反地雷設計297
一、坦克防雷技術297
二、坦克裝甲車輛反地雷反伏擊技術的
研究與發(fā)展300
第二節(jié)坦克“三防”設計305
一、三防系統簡介305
二、“三防”系統的組成與結構308
三、“三防”系統的性能與使用維護314
第三節(jié)坦克滅火系統設計321
一、概述321
二、80式滅火系統326
三、85式滅火系統337
第四節(jié)坦克煙幕設計351
一、簡介351
二、拋射式煙幕裝置351
三、熱煙幕裝置352
四、煙幕防護影響坦克作戰(zhàn)效能的仿真分析353
第六章坦克主動防護系統的設計技術357
第一節(jié)簡介357
一、坦克主動防護的提出357
二、坦克主動防護系統簡介359
第二節(jié)坦克主動防護系統的總體設計365
一、主動裝甲防護系統防御構思365
二、功能設計366
三、主動防護的總體技術設計366
四、影響主動防護總體技術的幾個因素368
五、關鍵技術分析368
六、主動防護系統的組成370
第三節(jié)主動防護系統方案設計372
一、主動防護系統的最佳攔截區(qū)域372
二、坦克主動防護系統彈藥毀傷效能
評估375
三、“硬殺傷”主動防護系統(APS)
設計377
第四節(jié)典型主動防護系統的分析與建議379
一、典型主動防護系統379
二、主動防護系統缺陷分析385
三、主動防護系統的發(fā)展趨勢387
四、發(fā)展坦克裝甲車輛主動防護系統的
建議387
第七章坦克綜合防護設計390
第一節(jié)坦克防護問題的分析390
一、坦克面臨的威脅390
二、坦克防護原則391
三、坦克彈道防護393
第二節(jié)坦克綜合防護系統的設計394
一、總體設計394
二、設計方案397
三、研究進展40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