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理思(Herbert Allen Giles,1845—1935),19 世紀后期至20 世紀初英國著名漢學家,被譽為英國漢學三大巨擘之一,終其一生為廣泛傳播中國語言、文學和文化而努力。他勤于著述,研究范圍遍及中國文學、歷史、宗教、哲學、繪畫等諸多領域,同時還有不少語言教材行世。翟理思撰寫了第一部英文中國文學史、第一部中國繪畫史、第一部英文中國人物傳記詞典,他所編撰的《華英字典》更是影響了幾代國外學生。經他修改和確立后的威妥瑪- 翟理思式拼音方案風行八十余年而不衰。此外,翟理思的翻譯涉面極廣,從《三字經》到《洗冤錄》,從《佛國記》到《莊子》等。翟理思的譯筆以“優(yōu)雅、鮮活、生機盎然”著稱,其所翻譯的《聊齋志異》至今仍是最全的英文譯本,而他的《古文選珍》第一次向英語讀者展示了中國數千年來散文、詩歌的恒久魅力。翟理思最大的成就在于使“漢學人性化”,因此,翟理思兩度榮獲法蘭西學院儒蓮獎(1897,1911)、皇家亞洲學會三年一度的金獎(1922)、中華民國政府嘉禾章(1922),獲阿伯丁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1897)、牛津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24),并當選為皇家亞洲學會北中國支會主席(1885)和法蘭西學院海外通訊院士(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