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絲綢之路與東西文化交流
第一編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與古代新疆
唐代安西都護府與絲綢之路
——以吐魯番出土文書為中心
絲綢之路上的北庭(公元7—10世紀)
中古中西交通史上的統(tǒng)萬城
闞氏高昌王國與柔然、西域的關系
第二編文化交流與互動
波斯與中國:兩種文化在唐朝的交融
唐朝與黑衣大食關系史新證
——記貞元初年楊良瑤的聘使大食
敦煌文獻所見晚唐五代宋初的中印文化交往
唐與新羅文化交往史證
——以《海州大云寺禪院碑》為中心
八世紀的東亞外交形勢和日中遣唐使交流
從《井真成墓志》看唐朝對日本遣唐使的禮遇
第三編漢文化的西漸
唐代西域的漢化佛寺系統(tǒng)
唐代龜茲地區(qū)流傳的漢文典籍
——以德藏“吐魯番收集品”為中心
唐代禪宗的西域流傳
《蘭亭序》在西域
王羲之《尚想黃綺帖》在西域的流傳
接受與排斥
——唐朝時期漢籍的西域流布
第四編外來物質文明的貢獻
絲綢之路上的粟特商人與粟特文化
絲路錢幣與粟特商人
一位粟特首領的絲路生涯
——史君石槨圖像素描
于闐花氈與粟特銀盤
——九、十世紀敦煌寺院的外來供養(yǎng)
綿綾家家總滿
——談十世紀敦煌于闐間的絲織品交流
第五編三夷教的流傳
吐魯番出土《金光明經》寫本題記與祆教初傳高昌問題
佛像還是祆神?
——從于闐看絲路宗教的混同形態(tài)
再談絲綢之路上宗教的混同形態(tài)
——于闐佛寺壁畫的新探索
唐代佛道二教眼中的外道——景教徒
敦煌景教文獻寫本的真與偽
西域
——摩尼教最終的樂園
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