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學法學文庫、法學譯叢總序
摘要
第1章引言
1.1 問題的提出與選題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述評
1.3 基本思路和方法
1.4 主要創(chuàng)新
第2章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
2.1 吏治與民生
2.1.1 吏治
2.1.2 民生
2.2 明清鼎革與經世學風
2.2.1 明清鼎革
2.2.2 經世學風
2.3 文化專制與漢學興起
2.3.1 文化專制
2.3.2 漢學興起
第3章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產生的思想淵源與理論基礎
3.1 前期桐城派代表人物的成長環(huán)境
3.1.1 戴名世與方苞
3.1.2 劉大櫆與姚鼐
3.1.3 姚門弟子
3.2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產生的思想淵源
3.2.1 堅守程朱理學
3.2.2 對佛、道思想的批判與借鑒
3.2.3 對民本思想的繼承與發(fā)揚
3.3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的理論基礎
3.3.1 天道觀
3.3.2 人性論
第4章 社會理想與秩序
4.1 理想社會的圖景
4.1.1 堯、舜、周、孔之道
4.1.2 理想之治
4.2 社會秩序模式
第5章 禮法之治
5.1 禮 治
5.1.1 理、禮義與禮儀
5.1.2 禮的實踐
5.2 禮、法關系
5.3 禮法時變論
第6章 法的運行
6.1 罰當其罪,明刑弼教
6.1.1 寬猛相濟,明刑弼教
6.1.2 情理審判,原情定罪
6.2 興利除弊,保障民生
第7章 簡拔人才,為政在人
7.1 為政在人
7.2 改革科舉制度
7.2.1 科舉之弊
7.2.2 改革設想
第8章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的特點與意義
8.1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的特點
8.1.1 重視教化
8.1.2 強調人情
8.1.3 追求合理的秩序
8.2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的意義
8.2.1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的積極意義
8.2.2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的不足
結語
附錄相關論文
循天理、隨勢變——方苞法律思想論析
淺析清代學政、教官的司法職能
戴名世法律思想探析
試論姚鼐的法律思想
抑商對商業(yè)的影響新探——以唐代為中心的考察
淺析白居易的言諫觀
儒家法思想非自然法辨析
真實的歷史與歷史的真實——讀《后現(xiàn)代歷史敘事學》
兼論中國法律史研究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