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本期題解
人類關切與未來想象--人文和社會科學研究的向度與《北大德國研究》 韓水法
歷史文獻首譯及述評
告文明世界書 黃燎宇 譯
當納雄奈爾的歌聲響徹德意志大地——《告文明世界書》述評 黃燎宇
德皇威廉二世的“匈奴人演說” 黃燎宇 譯
德皇緣何變成匈奴王?——評德皇威廉二世的“匈奴人演說” 黃燎宇
1914年12月13日德意志帝國天主教會總主教、主教聯(lián)署牧函 晏文玲 譯
《1914年12月13日德意志帝國天主教會總主教、主教聯(lián)署牧函》述評 晏文玲
本輯專題
“烏拉愛國主義”——一戰(zhàn)前德國社會心態(tài)的若干思考 徐健
19世紀德國天主教社會訓導理論之核心宗旨 徐龍飛
魏瑪共和國時期的中等教育擴張與教育過剩危機--基于長時段視角的社會文化史分析 張樂 孫進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的馬赫思潮——歷史現代性和客觀現實性 趙進中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與泛歐聯(lián)合思想的產生 李維
抹不掉的身份印記——漢娜·阿倫特與《拉結·范哈根》 安尼
施泰因(1891-1942)自傳及早期書信評述 晏文玲
唯美主義者的政治自白——論托馬斯·曼在一戰(zhàn)中的政治思想 何雨露
文化的生與死--卡爾·克勞斯《人類最后的日子》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張文鵬
歷史重現的空間——解析本雅明筆下的大都市 馬琰
一戰(zhàn)前后“神話”的變遷——評《瑪利亞的神話:著名圣母頌及其歷史》 陳曦
本輯特約
未來與史學家:關于未來的想象如何影響對過去的闡釋——以歐洲對古代到當今的歷史書寫為例 [德]于爾根·科卡 盧白羽 譯
資本主義、民主、獨裁——以德國19世紀至今的歷史為例 [德]于爾根·科卡 盧白羽 譯
其他論題
再論“德國的歐洲”與“歐洲的德國” 連玉如
從德國在世界金融危機后的表現看德國社會市場經濟體制中“社會”的意義 史世偉
學術沙龍對話
北大德國研究中心與余華對話《第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