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第1章 化學計量、誤差與數據處理
1.1 化學中的計量
1.2 誤差
1.3 有效數字
1.4 實驗數據的處理
習題
第2章 化學熱力學基礎
2.1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關系
2.2 化學反應的方向和限度
習題
第3章 化學動力學基礎
3.1 化學反應速率的基本概念
3.2 反應機理
3.3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3.4 反應速率理論
3.5 具有簡單級數的反應及其特點
習題
第4章 原子結構
4.1 原子結構基本模型
4.2 核外電子運動狀態(tài)
4.3 原子電子層結構和元素周期系
習題
第5章 分子結構
5.1 現代價鍵理論
5.2 分子間作用力、氫鍵
5.3 離子化合物
習題
第6章 酸堿與酸堿平衡
6.1 酸堿質子理論與酸堿平衡
6.2 酸堿平衡的移動
6.3 酸堿平衡中組分分布及濃度計算
6.4 溶液酸度的計算
6.5 溶液酸度的控制與測試
6.6 酸堿滴定法
習題
第7章 沉淀的形成與沉淀平衡
7.1 沉淀一溶解平衡及其影響因素
7.2 分步沉淀、沉淀的轉化
7.3 沉淀的形成與純度
7.4 沉淀測定法
習題
第8章 電化學與氧化還原平衡
8.1 氧化還原反應
8.2 電極電勢
8.3 電極電勢的應用
8.4 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
8.5 氧化還原滴定法
習題
第9章 配位化合物與配位平衡
9.1 配位化合物與螯合物
9.2 配位化合物的價鍵理論
9.3 配位平衡及其影響因素
9.4 配位滴定法
習題
第10章 p區(qū)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10.1 氟、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10.2 氧、硫及其化合物
10.3 氮、磷、砷、銻、鉍及其化合物
10.4 碳、硅、錫、鉛及其化合物
10.5 硼、鋁及其化合物
習題
第11章 s區(qū)、d區(qū)、ds區(qū)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11.1 s區(qū)元素
11.2 d區(qū)元素
11.3 ds區(qū)元素
11.4 鈉、鎂、鈣、鋅、鐵等金屬元素在生物界的作用
習題
第12章 可見光分光光度法
12.1 可見光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12.2 可見光分光光度法
12.3 可見光分光光度法的應用
習題
第13章 一般物質的分析步驟和常用分離方法
13.1 一般物質的分析步驟
13.2 常用分離方法
習題
附錄
附表1 SI單位制的詞頭
附表2 一些物理和化學的基本常數(1986年國際推薦制)
附表3 一些單質和化合物的熱力學數據(298.15 K,100 kPa)
附表4 一些弱酸和弱堿的解離常數
附表5 一些難溶化合物的溶度積(298.15 K)
附表6 標準電極電勢(298.15 K)
附表7 金屬配合物質累積穩(wěn)定常數
附表8 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排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