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區(qū)暴雨內澇災害風險評估》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沿海城市自然災害風險應急預案情景分析”(項目編號:40730256)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基于PGIS的社區(qū)災害風險管理模式研究”(項目編號:11YJCZH241)的支持下,針對我國城市基層防災減災能力較弱、社區(qū)災害風險隱患模糊等問題,選擇上海市作為研究對象,以社區(qū)為切入點,綜合運用參與式GIS(Participatory GIS,PGIS)、情景分析和概率統計等方法,開展城市社區(qū)暴雨內澇災害風險評估實證研究,旨在探索一套科學、實用的社區(qū)尺度自然災害風險評估與管理的理論與方法體系。《城市社區(qū)暴雨內澇災害風險評估》按照理論分析一實地調研一模型構建一模型應用的研究思路來安排各章節(jié)的內容,共分為九章。其中,第一章主要介紹城市社區(qū)暴雨內澇災害風險評估的背景與意義,國內外災害風險評估研究進展與趨勢以及《城市社區(qū)暴雨內澇災害風險評估》的研究目標、內容和技術路線;第二章主要對城市社區(qū)、暴雨內澇、風險評估等基本概念和城市社區(qū)暴雨內澇災害風險評估的基礎理論進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城市社區(qū)暴雨內澇災害風險評估的理論框架和方法與流程;第三章主要對上海市近60年的暴雨內澇災害歷史災情進行了系統分析;第四章主要對上海市社區(qū)的基本情況進行了介紹,并系統介紹了《城市社區(qū)暴雨內澇災害風險評估》實證研究中所采集的數據的來源和處理方法;第五章主要是在參與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構建了城市社區(qū)暴雨內澇災害風險評估模型;第六章主要是運用基于PGIS的半結構式問卷調查、訪談、實地測量和繪圖等方法,對上海普陀區(qū)金沙居委會地區(qū)社區(qū)居民的暴雨內澇災害風險認知進行了分析;第七章是《城市社區(qū)暴雨內澇災害風險評估》的重點內容,主要是基于Arc—GIS軟件和城市社區(qū)暴雨內澇災害模型,模擬了32個暴雨內澇風險情景,并進行了致災因子分析、暴露度分析和脆弱性分析等;第八章主要是從時間和空間上對各種情景的內澇災害風險進行表達與評價研究,并提出相應的防災減災措施;第九章主要總結了《城市社區(qū)暴雨內澇災害風險評估》的主要研究結論和創(chuàng)新點,并對未來研究趨勢進行了展望。城市暴雨內澇災害風險評估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災害學、風險學、地理學、環(huán)境學和社會學等多個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冻鞘猩鐓^(qū)暴雨內澇災害風險評估》只是從社區(qū)的角度對城市暴雨內澇災害風險評估做了部分有益的探索,相對于本研究領域科學理論的拓展和現實問題的解決還僅僅是一個開端。今后,還需要在居民參與和當地風險知識采集與應用、城市不同尺度風險評估方法與范式、風險動態(tài)評估和實證研究等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探討。《城市社區(qū)暴雨內澇災害風險評估》參考和引用了大量國內外學者的有關論著,吸收了同行們的辛勤勞動成果,但是由于篇幅有限,參考文獻未能一一列出,在此謹向各位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要特別感謝恩師溫家洪教授,他學識淵博,治學嚴謹,平易近人,對我的學術研究進行了精心的指導,為《城市社區(qū)暴雨內澇災害風險評估》的順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