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摩爾哲學中,感覺材料是認識的直接對象。摩爾早年堅持純粹實在論的立場,認為認識的直接對象是作為世界終極成分的概念以及由概念構成的命題,所以那時不存在感覺材料問題。不過,作為這種純粹實在論立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認識行為/認識對象的二分模式成了摩爾后來探討感覺材料問題的基礎和預設。作為認識的直接對象,感覺材料其實就是感覺與認識的終極對象之間的一種媒介,因此,感覺材料的引進必然會帶來如下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感覺材料與外部世界問題之間的關系,二是感覺材料與物質對象之間的關系。對這兩個方面關系的探討和解決構成了摩爾感覺材料理論的主體。就第一方面而言,摩爾認為,感覺材料的存在并不是作為認識行為的感覺與作為最終認識對象的外部世界之間不可跨越的鴻溝,相反,正是感覺材料的存在才使得我們有可能解決外部世界問題即證明或認識到外部世界的存在。就第二方面而言,摩爾在直接實在論、知覺表現論及現象論三種觀點之間徘徊。但總體來說,他更傾向于直接實在論的觀點,因為這與他常識實在論的立場相一致。此外,摩爾還從感覺材料與心靈、感覺材料與物理對象的關系這兩個角度,探討了感覺材料的本體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