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天文學/地球科學地球化學原理與應用(研究生教學用書)

地球化學原理與應用(研究生教學用書)

地球化學原理與應用(研究生教學用書)

定 價:¥33.00

作 者: 倪師軍,張成江,李澤琴,徐爭啟,汪云亮
出版社: 地質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天文學地球科學 地球科學

ISBN: 9787116058187 出版時間: 2008-08-01 包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225頁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成都理工大學研究生課程《地球化學原理與應用》10年教學基礎上,不斷總結、改進編著而成,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地球化學學科概況,主要介紹地球化學的基本概念、基本任務和研究內容、學科特點以及地球化學的創(chuàng)立與發(fā)展歷程;第二部分為化學組成原理與應用;第三部分為化學作用原理與應用;第四部分為化學演化原理與應用。本書為地球化學專業(yè)研究生教學用書,也可供從事地球化學研究的相關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地球化學原理與應用(研究生教學用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地球化學概述
  1.1  地球化學的概念
  1.2  地球化學的三大目標和基本任務
    1.2.1  地球化學的三大目標
    1.2.2  地球化學的基本任務
  1.3  地球化學的分支學科
  1.4  地球化學發(fā)展簡史
    1.4.1  地球化學的起源
    1.4.2  經(jīng)典地球化學時期
    1.4.3  近現(xiàn)代地球化學時期
  1.5  地球化學原理概述
    1.5.1  哲學層面的理解
    1.5.2  學科層面的理解
第2章  豐度原理
  2.1  元素的豐度及豐度坐標系
    2.1.1  元素豐度的概念
    2.1.2  元素豐度的數(shù)值特征
    2.1.3  豐度坐標系
    2.1.4  與元素豐度有關的幾個概念
  2.2  豐位
    2.2.1  豐位的概念
    2.2.2  豐位的加和性——廣義豐位
  2.3  標準豐位
    2.3.1  標準豐位
    2.3.2  標準豐位的加和性
    2.3.3  標準分離位
    2.3.4  標準偶合位
    2.3.5  標準異常位
    2.3.6  稀土元素的標準豐位圖
  2.4  遷移位
    2.4.1  元素遷移度和廣義元素遷移度
    2.4.2  元素遷移位
  2.5  遷移位的加和性——廣義遷移位
    2.5.1  廣義元素遷移位
    2.5.2  分離遷移位
    2.5.3  偶合遷移位和平均遷移位
    2.5.4  異常遷移位
第3章  晶體化學原理
  3.1  元素原子的性質與化學鍵類型
    3.1.1  元素原子的性質
    3.1.2  化學鍵類型
  3.2  晶體場理論與過渡金屬元素
    3.2.1  過渡元素的電子層結構及晶體場理論
    3.2.2  晶體場理論在過渡元素結合中的應用
  3.3  分子軌道理論與元素分布和結合規(guī)律
    3.3.1  Schrodinger定態(tài)方程與量子力學原理
    3.3.2  模型和計算方法
    3.3.3  深部地球化學作用及其演化研究
    3.3.4  硅酸鹽熔體、水溶液、礦物表面
第4章  地球化學作用的方向預測原理
  4.1  地球化學熱力學的研究方法
    4.1.1  熱力學與地球化學的特點
    4.1.2  平衡態(tài)與可逆過程
  4.2  平衡態(tài)熱力學的基本原理
    4.2.1  熱力學三個基本定律
    4.2.2  狀態(tài)函數(shù)
    4.2.3  自由能及其他平衡態(tài)熱力學判據(jù)函數(shù)
    4.2.4  地球化學熱力學分析基礎
  4.3  質量作用定律與平衡常數(shù)
  4.4  活度、逸度
    4.4.1  活度和逸度
    4.4.2  電解質溶液理論與活度系數(shù)的計算
  4.5  多相多組分系統(tǒng)化學反應途徑數(shù)字模擬
    4.5.1  多相多組分系統(tǒng)與部分平衡
    4.5.2  化學反應途徑數(shù)字模擬
  4.6  應用實例
第5章  地球化學作用的過程模擬原理
  5.1  非平衡態(tài)熱力學基本原理與不可逆過程演化方向分析
    5.1.1  熱力學流與熱力學力
    5.1.2  線性非平衡熱力學原理
    5.1.3  非平衡態(tài)非線性熱力學原理
  5.2  地球化學動力學過程
    5.2.1  化學反應動力學
    5.2.2  流體輸運動力學
    5.2.3  化學反應與流體榆運耦合動力學模型
  5.3  應用實例——成巖作用中流件-礦物反應的動力學模型
第6章  化學元素的活化原理
  6.1  化學元素的存在形式
    6.1.1  元素在流體相中的存在形式
    6.1.2  元素在固相中的存在形式
    6.1.3  元素在不同相中的分布
  6.2  元素的活化
    6.2.1  氧化還原條件
    6.2.2  酸堿性
    6.2.3  鍵型
    6.2.4  電離能
    6.2.5  溶解度
    6.2.6  共同離子效應
    6.2.7  離子電位
    6.2.8  溫度
  6.3  不同地質作用中元素的活化
    6.3.1  表生環(huán)境中元素的活化
    6.3.2  沉積埋藏后元素的活化
    6.3.3  改造作用中元素的活化
  6.4  研究方法與實例
    6.4.1  化學元素的價態(tài)研究實例
    6.4.2  元素的“形態(tài)”分析實例
第7章  化學元素的遷移原理
  7.1  化學元素遷移形式
    7.1.1  物理遷移
    7.1.2  化學遷移
    7.1.3  生物遷移
  7.2  元素在液相中的遷移
    7.2.1  水的結構及水溶液的基本性質
    7.2.2  元素在水溶液中的遷移
    7.2.3  元素在膠體溶液中的遷移
  7.3  元素在氣相中的遷移
    7.3.1  氣體的組成及其在水中的溶解
    7.3.2  氣相遷移的過程
  7.4  元素在固相中的遷移
    7.4.1  沉積作用過程申元素的遷移
    7.4.2  壓實咸巖作用過程中元素的遷移
    7.4.3  變質作用過程申元素的遷移
    7.4.4  改造作用申元素的遷移
  7.5  元素在熔漿中的遷移
    7.5.1  元素在巖漿體中的存在形式
    7.5.2  巖漿的性質
    7.5.3  揮發(fā)分在巖漿元素遷移中的作用
    7.5.4  主要造巖元素在巖漿中的演化
    7.5.5  巖漿演化過程中微量元素的行為
第8章  化學元素的富集原理
  8.1  元素富集的場所——地球化學界面
    8.1.1  地球化學界面的由來及發(fā)展
    8.1.2  成礦流體地球化學界面的組成及標志
    8.1.3  成礦流體地球化學界面的應用實例研究
  8.2  元素的富集與成礦
    8.2.1  巖漿作用中元素的富集
    8.2.2  氣成-熱液及熱液作用中元素的富集與成礦
  8.3  元素的富集與環(huán)境
    8.3.1  元素的天然富集與環(huán)境
    8.3.2  元素的人為富集及環(huán)境污染
第9章  地球化學示蹤原理
  9.1  地球化學示蹤基本原理
    9.1.1  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學活動性
    9.1.2  放射性同位素的自發(fā)衰變
    9.1.3  穩(wěn)定同位素的示蹤原理
  9.2  地球化學示蹤基本方法
    9.2.1  微量元素示蹤
    9.2.2  同位素示蹤
  9.3  地球化學示蹤應用
    9.3.1  微量元素示蹤應用
    9.3.2  同位素示蹤應用示例
    9.3.3  微量元素-同位素聯(lián)合示蹤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