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的話
致中國讀者
序言
貢獻者名單
前言
致謝
第1章 引言和目的
1.1 健康監(jiān)測
1.2 客戶的需求與動機
第2章 橋梁管理和健康監(jiān)測
2. 1 橋梁管理哲學
2
譯者的話
致中國讀者
序言
貢獻者名單
前言
致謝
第1章 引言和目的
1.1 健康監(jiān)測
1.2 客戶的需求與動機
第2章 橋梁管理和健康監(jiān)測
2. 1 橋梁管理哲學
2.2 結構健康監(jiān)測
2.3 橋梁管理系統示例
2.4 保護橋梁免受人為或自然災害
第3章 橋梁等級與風險評估
3.1 檢測等級
3.2 BRIMOS分級
3.3 結構健康監(jiān)測中的概率方法
3.4 自然災害風險
3.5 車輛和輪船撞擊
3.6 人為災害
第4章 損傷檢測與評估
4.1 薄弱點檢測和疲勞評估
4.2 頻率分析中的條件補償
4.3 模型修正和系統識別
4.4 性能評估(阻尼,時程)
4.5 結構健康監(jiān)測原理的討論
4.6 安全性評估
第5章 決策支持系統
5.1 結構健康監(jiān)測的決策支持系統
5.2 系統結構
5.3 操作模式
5.4 監(jiān)測系統和數據庫
5.5 系統現狀
5.6 數據處理
5.7 數據存儲
第6章 橋梁壽命評估
6.1 壽命評估程序
6.2 熱點檢測
6.3 統計模式識別
6.4 應用實例:鋼橋
6.5 正在進行的研究和發(fā)展的項目
第7章 橋梁健康監(jiān)測方法
7.1 環(huán)境振動監(jiān)測
7.2 撓度和位移監(jiān)測
7.3 通過監(jiān)測進行疲勞評估
7.4 腐蝕、碳化和亞氯酸鹽含量
7.5 荷載傳遞
7.6 材料特性
第8章 橋梁結構健康監(jiān)測商業(yè)案例
8.1 橋梁結構健康監(jiān)測的動機
8.2 橋梁結構健康監(jiān)測的成本
8.3 結構健康監(jiān)測商業(yè)的未來
8.4 典型的結構健康監(jiān)測服務目錄
第9章 應用實例
9.1 奧地利Melk大橋
9.2 奧地利維也納Porr大橋
9.3 奧地利Warth大橋
9.4 德國柏林Putlitz大橋
9.5 德國柏林Westend大橋
9.6 德國齊陶Neisse高架橋
9.7 美國特拉華河Commodore John Barry大橋
9.8 瑞士布茲伯格BE 109/21大橋
9.9 泰國曼谷RAMA IX大橋
9.10 西班牙馬德里Titulcia鋼桁架橋
9.11 匈牙利杰爾Sz6chenyi大橋
9.12 德國巴德貝文森ESK 551大橋
9.13 瑞典斯德哥爾摩The New Arsta鐵路橋
9.14 瑞典The New Svinestmd大橋
9.15 瑞士Koppigen—Utzenstorf Z24大橋
9.16 法國桑利斯Roberval大橋
9.17 法國波爾多Saint—Jean大橋
9.18 丹麥瑞典φresund大橋
9.19 中國香港汀九橋
9.20 丹麥Skovdiget大橋(橋墩)
9.21 丹麥Skovdiget大橋(上部結構)
9.22 俄羅斯莫斯科Bolshoj Moskvoretsky大橋
9.23 瑞士Versoix大橋
9.24 中國香港青馬大橋
9.25 英國A14 HLmtingdon鐵路高架橋
9.26 德國BW91公路橋
9.27 德國呂貝克Herrenbrficke大橋
9.28 新加坡Pasir Panjang半高速公路橋
9.29 新加坡Pioneer大橋
9.30 新加坡一馬來西亞Tuas第二通道
9.31 美國新墨西哥州I 40橋
9.32 瑞典哥德堡Kfill6sund大橋
9.33 奧地利因斯布魯克Europabrucke大橋
9.34 奧地利維也納圣馬克思大橋
9.35 中國臺灣臺中大橋
第10章 基于監(jiān)測反饋的設計
10.1 真實荷載
10.2 環(huán)境狀態(tài)
10.3 保守的設計
10.4 基于監(jiān)測的設計
第11章 結構健康監(jiān)測指南及建議
11.1 前言
11.2 指南的目的和大綱
11.3 結構響應分析
11.4 結構的診斷
11.5 損傷識別
11.6 測試人員資格條件
11.7 傳感器分類、應用和經驗
11.8 橋梁交通荷載識別
11.9 歷史建筑狀態(tài)監(jiān)測
11.10 局部損傷識別及其對結構的影響
11.11 運用動態(tài)參數識別鋼橋損傷
第12章 橋梁健康監(jiān)測術語和派生標準
12.1 高頻使用術語
12.2 動力學數學方程
12.3 橋梁的風致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