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1 完美安全的通信
1.2 公開密鑰分配協(xié)議
1.3 小結
第2章 衰減媒質中的電動力學
2.1 衰減媒質中的傳播
2.2 媒質中的麥克斯韋方程
2.2.1 電介質中的電磁波
2.2.2 導體中的電磁波
2.2.3 衰減與折射率
2.3 分子吸收
2.3.1 諧振吸收
2.3.2 低頻限
2.3.3 等離子體頻率
2.3.4 能量耗散
2.4 分子散射
2.4.1 密度和溫度起伏
2.4.2 瑞利散射
2.5 米氏散射
2.6 小結
第3章 水下通信信道
3.1 噪聲信道
3.1.1 噪聲信道編碼理論
3.1.2 香農-哈特利定理
3.2 光纖信道
3.3 聲信道
3.4 線電射頻信號
3.5 光學信道
3.5.1 電導率
3.5.2 分子吸收
3.5.3 分子散射
3.5.4 懸浮顆粒、浮游生物和黃色物質
3.5.5 光束擴展
3.5.6 多徑傳播
3.5.7 背景噪聲
3.6 小結
第4章 水下光通信:技術
4.1 水下光通信
4.2 前期工作
4.3 系統(tǒng)設計
4.4 接收機
4.5 光電傳感器
4.5.1 光電倍增管
4.5.2 半導體光電傳感器
4.5.3 仿生量子光電傳感器(BQP)
4.6 發(fā)射機
4.7 光源
4.7.1 氬離子激光器
4.7.2 二極管泵浦固態(tài)激光器
4.7.3 氮化銦鎵激光器
4.7.4 可調激光器
4.7.5 激光調制器
4.7.6 LEDs
4.8 其他技術上的考慮
4.9 小結
第5章 水下光通信:噪聲分析
5.1 數據速率
5.2 信噪比
5.3 傳感器響應度和過量噪聲
5.4 量子散粒噪聲
5.5 光學過量噪聲
5.5.1 激光強度噪聲
5.5.2 模態(tài)噪聲
5.5.3 模式分類噪聲
5.6 光學背景噪聲
5.6.1 背景輻射
5.6.2 后向散射激光輻射
5.7 光檢測器暗電流噪聲
5.8 電子噪聲
5.8.1 熱噪聲
5.8.2 電子散粒噪聲
5.8.3 1/f噪聲
5.8.4 前置放大器噪聲
5.9 小結
第6章 水下光通信:系統(tǒng)性能
6.1 光衰減
6.2 噪聲等效功率
6.3 信噪比
6.4 信道容量
6.5 小結
第7章 水下量子通信
7.1 量子密碼
7.1.1 量子信息
7.1.2 量子密鑰分配
7.1.3 BB84量子密鑰分配協(xié)議
7.2 量子誤比特率
7.3 量子信道的性能
7.3.1 清澈的海水
7.3.2 混合海水和混沌海水
7.3.3 量子效率
7.3.4 視場
7.3.5 衰減系數
7.3.6 經典信道的最大容量
7.4 密鑰生成效率
7.5 小結
第8章 總結
8.1 水下通信信道
8.2 水下射頻通信
8.3 水下光通信
8.4 待解決的問題
8.5 概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