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養(yǎng)生就要“艾”自己
第一章 常識:艾灸養(yǎng)生,做到先知道
艾療:長在身體里的“靈丹妙藥”
經穴:暢通氣血的“樞紐與閘門”
任脈:女人養(yǎng)陰、妊養(yǎng)的“主管”
督脈:男人養(yǎng)陽調氣血的“總督”
原則:掌握艾灸療法的補瀉原則
功效: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
時間:施灸,不是做得越久越好
灸治:選擇灸料及施灸的順序
取穴:把“艾”送到需要的地方
標志法:固定、活動標志各不同
骨度法:測量長短,按等份折算
指寸法:患者本人手指測量定穴
經驗法:實踐中積累的取穴法
灸法:艾灸≠烤火,手法對才健康
艾條灸:治療多種虛寒性的疾患
艾炷灸:適用于虛寒證
隔姜灸:虛寒性疾病皆可以此施治
溫針灸:溫經散寒,據病選穴施治
燈火灸:多用于驚風、昏迷等急癥
宜忌:艾灸療法的適應證、禁忌證
用量:火足氣到,始能求愈
注意:艾療必知的九項注意
禁忌:施灸“雷區(qū)”不可不知
第二章 四季灸養(yǎng):順節(jié)氣灸保健康
春季怎么灸
立春疏肝:灸大椎、關元等穴
雨水調脾:灸關元、神闕等穴
驚蟄利濕:灸太沖、肝俞等穴
春分益氣:灸百會、足三里等穴
清明調血:灸中脘、合谷等穴
……
中篇 怎么灸不生病
下篇 生病了怎么灸
附錄 主要腧穴功效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