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凡例
緒論
一、研究緣起與意義
二、研究現(xiàn)狀
三、解釋方法與方法的解釋
第一章 “四書”的升格
一、“五經”與“四書”
二、“四書”升格的過程
三、經典嬗變的意義
第二章 朱子“四書”思想的形成
一、準備階段
二、前體系的形成
三、體系的誕生
四、體系的確立
小結
第三章 《四書章句集注》的話語體系
一、“孔門傳授心法”——道統(tǒng)的建構
二、“心統(tǒng)性情”——心性的發(fā)明
三、“天理流行”——本體的樹立
四、“圣人之心”——境界的體察
小結
第四章 《四書章句集注》的解釋框架
一、天理一人欲
二、體一用
三、本一末
小結
第五章 《四書章句集注》的概念詮釋
一、天——“理而已矣”
二、道——“事物當然之理”
三、禮——“天理之節(jié)文”
四、仁——“愛之理,心之德”
五、義——“天理之所宜”
小結
第六章 《四書章句集注》的文獻征引
一、研究概況
二、宋以前文獻的征引
三、宋儒義理的闡揚
小結
第七章 《四書章句集注》的語文解讀
一、音讀標注
二、句讀判斷
三、詞義解釋
小結
第八章 《四書章句集注》中“四書”各自的解釋特色
一、“四書”的編次順序
二、《大學章句》
三、《中庸章句》
四、《論語集注》
五、《孟子集注》
小結
第九章 經典解釋與思想創(chuàng)新
一、層次性
二、向度性
三、統(tǒng)一性
小結
第十章 《四書章句集注》的后世影響
一、解釋性著作
二、成為官方意識形態(tài)
三、理學思想的傳播
四、反對者與新思潮
五、近代的命運
第十一章 結論
附論 《四書章句集注》的讀書方法
一、切己體察
二、熟讀玩味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