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輔教師用書教育轉型:理論、機制與建構

教育轉型:理論、機制與建構

教育轉型:理論、機制與建構

定 價:¥45.00

作 者: 魯潔 馮建軍 等著
出版社: 教育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教育理論/教師用書 教育理論/教育主張 中小學教輔

ISBN: 9787504172976 出版時間: 2013-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6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教育轉型:理論、機制與建構》理論部分闡述了教育轉型內(nèi)涵、教育轉型的核心、教育轉型與社會轉型的關系。歷史部分詳盡地描述了晚清以來中國教育轉型的發(fā)展脈絡。建構部分,分析了影響教育轉型的外部因素,揭示了教育轉型的內(nèi)部機制,在客觀敘述教育價值變遷的基礎上,指出了當代教育應然的價值追求,為當代教育的轉型指明了方向。

作者簡介

暫缺《教育轉型:理論、機制與建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專題一教育轉型的理論分析  一、教育轉型的形式內(nèi)涵/1  (一)相關的概念/1  (二)教育轉型的內(nèi)涵/4  (三)在相關概念辨析中認識“教育轉型”/6  (四)教育轉型的特點/8  (五)教育轉型的類型/9  二、教育轉型的實質內(nèi)涵/9  (一)社會系統(tǒng)中的教育轉型/10  (二)人類發(fā)展中的教育轉型/12  (三)教育系統(tǒng)自身的轉型/14  三、促使人的轉型:教育轉型的核心/18  (一)教育的原點是育人/19  (二)“人的自我期待”轉型與教育認識的轉型/22  (三)教育轉型的核心:使人不斷地成為“人”/33  四、教育轉型引導社會轉型/37  (一)教育為社會轉型所制約的合理性與有限性/37  (二)教育何以引導社會轉型/39  (三)教育以何引導社會轉型/42  五、當代中國的教育轉型/44  (一)新中國教育轉型的歷程/44  (二)人的形態(tài)教育:當代中國教育轉型的指向/53  專題二影響教育轉型的外部因素  引言:一種分析框架/61  一、觀念變遷與教育轉型/65  (一)觀念的力量/67  (二)觀念變遷的歷程/70  (三)觀念變遷對教育轉型的影響/73  (四)當代中國教育轉型中的觀念因素/77  二、制度變遷與教育轉型/80  (一)制度的力量/81  (二)制度變遷的歷程/85  (三)制度變遷對教育轉型的影響/87  (四)當代中國教育轉型中的制度因素/91  三、媒介變遷與教育轉型/95  (一)媒介的力量/96  (二)媒介變遷的歷程/97  (三)媒介變遷對教育轉型的影響/105  (四)當代中國教育轉型中的媒介因素/109  四、利益分化與教育轉型/112  (一)利益的力量/113  (二)利益分化的歷程/117  (三)利益分化對教育轉型的影響/12l  (四)當代中國教育轉型中的利益因素/125  五、權力轉移與教育轉型/129  (一)權力的力量/129  (二)權力轉移的歷程/133  (三)權力轉移對教育轉型的影響/137  (四)當代中國教育轉型中的權力因素/139  專題三教育轉型的內(nèi)部機制  導論/143  (一)“機制”理論與教育轉型的內(nèi)部機制研究/143  (二)形成中的系統(tǒng):首要的轉型/145  (三)轉型中的系統(tǒng):轉型研究中教育系統(tǒng)的結構和要素的確立/149  一、教育目的:教育系統(tǒng)與教育轉型的目標機制/155  (一)“教育目的”的意涵及其生成因素/155  (二)教育系統(tǒng)中的目標機制及其圖式/163  (三)我國教育轉型中的目標機制/169  二、教育理念:教育系統(tǒng)與教育轉型的觀念機制/172  (一)教育理念的內(nèi)涵及范疇/172  (二)教育理念與教育系統(tǒng)的觀念機制/176  (三)當代中國教育轉型中的觀念機制/179  三、教育政策:教育系統(tǒng)與教育轉型的宏觀運行機制/187  (一)教育政策的過程機制及其宏觀調(diào)整范圍/187  (二)教育政策的執(zhí)行機制/197  (三)我同的教育政策與教育改革(轉型)/200  四、課程執(zhí)行:教育系統(tǒng)與教育轉型的微觀運行機制/203  (一)以課程為中心的教育微觀運行機制/203  (二)課程改革與教育轉型/206  專題四教育轉型的價值變遷與期待  一、價值與教育價值鏈/216  二、“應當”與“是”的關系/221  三、教育價值的存在論基礎/223  四、人是走向途中的存在/227  五、教育功能發(fā)揮:政治功能一經(jīng)濟功能一育人功能/232  六、教育價值的關注點:主體性一主體間性一共同主體性/235  (一)前主體性階段/235  (二)主體性階段/236  (三)主體問性階段/238  (四)公共性階段/241  七、教育研究的價值取向:意識形態(tài)性一學術性一人文性/243  (一)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教育研究/244  (二)作為學術符號的教育研究/245  (三)作為人文關懷的教育研究/247  八、馬克思的“完整的人”——當代教育的價值追求/248  (一)完整的人的出處與深刻內(nèi)涵/248  (二)馬克思的“完整的人”對今天教育的啟示/250  (三)如何做一個“完整的人”/253  后記/259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