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中國國防戰(zhàn)略的文化思考
1.新獅子論
2.防御性戰(zhàn)略
3.文化導航國防
二、解構老子道的哲學范式
1.道的本真意義
2.道的生成體系
3.道的無為特性
三、能從兵學的角度讀老子嗎?
1.《隋書》列《老子兵書》一卷
2.五千余言,論兵多多
3.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四、回到老子生活的時代
1.王綱解紐,諸侯爭霸
2.公室私家,新舊紛爭
3.戎狄襲擾,民眾暴動
五、老子與戰(zhàn)爭觀
1.兵非祥器,不得已而用之
2.名利之爭,戰(zhàn)亂之源
3.無為不爭,天下自寧
六、老子與戰(zhàn)略觀
1.謙退居下,御敵自衛(wèi)
2.以柔克剛,以弱勝強
3.以退為進,后發(fā)制人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5.不爭善勝,用人之力
6.禍莫大于輕敵
7.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8.先易后難,先小后大
9.守虛不盈,戰(zhàn)不逞強
10.知常善謀,謀于未兆
七、老子與戰(zhàn)術觀
1.以奇用兵,正復為奇
2.知雄守雌,避實擊虛
3.以靜制躁,以逸待勞
4.示弱驕敵,反弱為強
5.將取先予,欲擒故縱
6.陣無常勢,臨機應變
7.知足知止,窮寇勿追
8.自勝者強,勝己者勝
八、老子與治軍論
1.具圣人之德的將帥觀
2.慈愛懷柔,戰(zhàn)守俱成
3.知和日常,和眾制勝
4.誠信治軍,軍可立威
5.圣人終日行,不離輜重
6.國之利器,不可示人
九、老子與軍事辯證法
1.兵者非道,用兵法道
2.反者道之動
3.周行而不殆
4.高以下為基
十、中國歷代道家兵法要覽
1.《六韜》的兵法要義
2.《三略》的兵法要義
3.《淮南子》的兵法要義
4.《太白陰經》的兵法要義
十一、《老子》與《孫子兵法》
1.戰(zhàn)爭觀方面
2.戰(zhàn)略戰(zhàn)術方面
3.治軍觀方面
4.軍事辯證法方面
十二、關于楚簡、帛書與今本《老子》
參考書目
后記
附:詩詞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