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嘉—萬千心理先鋒譯叢總序
推薦序
譯者序
中文版序言
引言 一個片刻的大門
這一切如何開始
聚焦背后的研究
體會:改變的精華
“六步驟”版本的聚焦
我自己的聚焦之旅
聚焦繼續(xù)進化
內在關系聚焦
澄清:聚焦并不是唯一值得的過程
這本書的過程
第一章 改變的精髓
“遺留下來”的感受
聚焦是什么
來訪者談論他們的議題的方式
來訪者自己的改變
感受的轉變:改變的步伐
向前暗示
“問題”就是缺少了某個需要的東西
停滯的過程:當生命不再向前進
體會是超越凍結的結構
體會形成之后,改變就發(fā)生了:一個案例
本章關鍵點
第二章 設置舞臺:準備好將聚焦帶入到治療中
支持聚焦的治療環(huán)境
真實的、具身的臨在:治療師的聚焦
第一次咨詢
對于新來訪者:一個聚焦取向的評估
期待以及共同的責任
如果你想要和你的來訪者談談聚焦
如何向別人談論聚焦
在兩次面談之間
第三章 認出并培養(yǎng)體會
什么是體會?
體會的跡象
什么不是體會
體會:定義這個術語
一個“身體”的新概念
區(qū)分體會和情緒
認出自發(fā)出現的體會
想要忽略體會的傾向
治療師自己的體會
充滿關注的沉默與沒有壓力的接觸的力量
“一些東西”—我最喜歡的詞
描述是如何促進與“更多”進行接觸的
來訪者自己在內在核對他/她的用詞
關于不告訴你的來訪者什么是體會
第四章 幫助來訪者找到體會
停頓、慢下來
邀請來訪者多待一會兒,并且與內在進行核對
回到一些直接的感受中(不是回到過去)
做一個“當下體驗的偵探”
引入身體
幫助體會從故事中浮現出來:“一些關于……的東西”
從情緒開始
質疑問題
經過鋪墊的建議
第五章 培養(yǎng)來訪者強大的自我:體會所需的基本環(huán)境
介紹自我臨在
治療的抱持性環(huán)境
促進自我臨在
邀請“自我臨在”
享受的感覺是自我臨在的一個資源
對感受的感受
和來訪者談自我臨在
自我臨在是一種存在方式,而不是一個要去尋找的東西
在聚焦中與各個部分一起工作
將自我臨在的技巧作為作業(yè)
第六章 進入更深:促進體會
處在一起、待在一起及陪伴
為它的觀點提供內在的共情
“它”不想要發(fā)生的是什么
它想要什么:想要的感受
生命前進的方向
第七章 與更有挑戰(zhàn)性的來訪者一起工作
理智化的來訪者
情感較少的來訪者
“阻抗”的來訪者
喜歡作評斷的來訪者
自我批評的來訪者
第八章 對創(chuàng)傷、成癮及抑郁聚焦
什么是創(chuàng)傷
創(chuàng)傷聚焦過程的特點
成癮
抑郁
第九章 把聚焦加入到不同的治療模型中
一個關于心理治療的整合的注解
認知行為療法
自體心理學
內部家庭系統(tǒng)療法
快速體驗式-動力學療法
辯證行為療法
身體體驗
感官運動療法
EMDR
以人為中心的體驗性療法
情緒聚焦療法
如何把聚焦結合到任何療法中去
第十章 給治療師做的聚焦
當治療師了解聚焦
在一位來訪者結束后匯報,準備下位來訪者
能夠更多地作為一個真實的人和你的來訪者同在
觸及直覺性的時刻
不是教授聚焦,而是示范并演示聚焦
我的“自我臨在”抱持并鏡映著你的“自我臨在”
聚焦取向的治療是一種關系性的治療
在人際空間中的擾動
修通對來訪者的反應
自我關懷
附錄一 在家使用臨在的語言
附錄二 自我聚焦提示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