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信息與知識傳播出版文化理性再研究

出版文化理性再研究

出版文化理性再研究

定 價:¥66.00

作 者: 郝振省 著
出版社: 中國書籍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6854733 出版時間: 2016-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82 字數:  

內容簡介

  何謂理性:辭典上講屬于判斷、推理活動的范疇,或者是指從理智上控制行為的能力。何謂理性認識,在認識論上,是指認識的高級階段,即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對所獲得的感覺材料進行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功夫(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斷、推理和結論。理性認識是感性認識的飛躍,它比感性認識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質和內部聯(lián)系。而掌握了事物的本質及內部聯(lián)系,就可以較好地觀察現(xiàn)在,予知未來,就可以較好地得心應手地做事,從容淡定地獲取,就可以較好地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

作者簡介

  郝振省,第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編輯學會會長,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原院長,現(xiàn)首席研究員。享受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中央直接聯(lián)系的專家,2006年獲“韜奮出版新人獎”,2013年獲“中國出版政府獎優(yōu)秀出版人物”。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導師、上海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北京印刷學院數字出版與傳媒研究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zhèn)髅窖芯吭涸洪L。曾獲第七屆中國新聞獎論文一等獎。主持或參與主持的《小康社會出版業(yè)指標體系研究》《中國出版通史(九卷本)》《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研發(fā)工程》《全國國民閱讀抽樣調查報告》《版權相關產業(yè)發(fā)展對策研究》等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重大工程等取得了多項科研成果,著有《分工論》《出版文化理性研究》等著作,在新聞出版、文化事業(yè)、文化產業(yè)等方面有較多理論科研成果。

圖書目錄

《出版發(fā)行研究》卷首語
2009年
改革攻堅年的三個指向
“消費券”的聯(lián)想
鐘南山的批評與費云良的“錙銖必較”
研究民營書業(yè)的幾個支點
我敬我友,但我更敬真知灼見
——兼議研討會要真正研討問題
“金黎模式”的成功之道
為出版界辯護兼自我反省
——就《人民日報》一文作出的反應
論科學理性之養(yǎng)成
談談編輯與作家的共生現(xiàn)象
——由唐浩明先生的經歷與業(yè)績談起
新聞出版行業(yè)正在日益“變寬”
2010年
彌足珍貴的經驗
轉變新聞出版業(yè)發(fā)展方式從哪里著手
一個重要而又緊迫的問題
——再議出版業(yè)的“兩難”現(xiàn)象
薄下來、短下來、精起來
——發(fā)展方式轉變的一個重要方面
從演唱會說到出版物
下死功夫做真學問
——就《故宮問學》稍作議論
哲學的“生命導師”與編輯的“人文關懷”
慢下來,深下去,長久些
——談對出版規(guī)律的一種尊重和保護
編輯如何成為學者和大家
——提升出版文化理性一個重要途徑
談談內容資源的集約化經營問題
——關于“十二五”的一點思考
201 1年
四個方面不完全適應的問題
——反思“十一五”,籌劃“十二五”
算大賬、算總賬、算分賬、算小賬
——推進文化產業(yè)、新聞出版產業(yè)成為支柱產業(yè)的一個重要問題
如何協(xié)調“支柱產業(yè)”與“精神價值”
——感言“兩會”代表委員關于文化問題的諸多議論
培養(yǎng)學者型編輯
——談總編輯應該抓好的一項重要工作
關注“中國模式”的幾個亮點
——初讀《中國震撼》
……
2012年
2013年
《傳媒》刊首語
其他文章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