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應麟,南宋著名經史學者,字伯厚,號深寧居士。他因屢次冒犯權臣,不受重用,后辭官回鄉(xiāng),專意著述二十年。撰有《玉海》二百卷,囊括當時科舉考試所需的各類知識;考據性筆記《困學紀聞》以考證為特色,居宋代三大筆記之首;蒙學著作《三字經》風行700多年,流傳海外眾多國家,是一部優(yōu)秀的兒童道德教育教材。周興嗣,字思纂,南北朝時期南朝大臣,著名的史學家。梁武帝登基后,任安成王國侍郎,著有文集十卷,撰有《銅表銘》《檄魏文》《次韻王義之書》等,其作品《千字文》更是傳誦千古。李毓秀,清朝著名學者,精研《大學》《中庸》,創(chuàng)辦敦復齋講學,被人尊稱為李夫子。他根據傳統(tǒng)對童蒙的要求,結合自己的教書實踐,寫成了《弟子規(guī)》。《弟子規(guī)》淺顯易懂,文風樸實,說理透徹,清代后期成為廣為流傳的兒童讀本和童蒙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