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內容簡介:本冊主要記敘李鴻章為保衛(wèi)上海,千里運兵赴滬;在上海三戰(zhàn)三捷,出任江蘇巡撫;創(chuàng)辦近代軍工企業(yè),以洋槍洋炮裝備淮軍,收復江蘇失地,封肅毅伯、太子少保。后因曾國藩剿捻無功,李鴻章代師平定捻軍,晉升協(xié)辦大學士。由此,淮軍崛起。李鴻章通過鎮(zhèn)壓內亂而平步青云,勇于任事、不懼困苦、不畏人言、堅持已見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用人不究細故,只重其長,不重其德,使他帳下很快聚集了一批能征善戰(zhàn)的將領和通達實用人才,但這也埋下了文官多貪墨之輩、武將多怕死之徒的隱患。本書是迄今為止寫李鴻章好的小說,與二月河的《雍正皇帝》、熊召政的《張居正》、孫皓暉的《大秦帝國》、唐浩明的《曾國藩》并稱為“當代長篇歷史小說五大名作”。第二冊內容簡介:本冊主要記敘李鴻章出任天下督撫之首——直隸總督二十五年,長期影響著大清的軍事、外交和洋務。他痛感大清積弱不振,得出“富強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強”的認識,將洋務運動的重點轉向“求富”。他千方百計創(chuàng)辦了一系列民用企業(yè),推進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縮短了與列強的差距。在經歷了日本侵臺、俄羅斯強占伊犁、法國進攻越南等戰(zhàn)事后,他深感海洋武備的重要,以敏銳的目光,強烈的責任感創(chuàng)辦了大清支近代化海軍——北洋艦隊。此一時期,李鴻章堪稱晚清洋務運動的巨擘,他的見識走在了時代的前列。可在朝堂上,他依然要與頑固派爭斗,又要與疑心重重、善耍手腕的慈禧周旋,才能克服重重阻力推進洋務大業(yè)??梢哉f,沒有李鴻章,就沒有晚清的近代化。本書是迄今為止寫李鴻章好的小說,與二月河的《雍正皇帝》、熊召政的《張居正》、孫皓暉的《大秦帝國》、唐浩明的《曾國藩》并稱為“當代長篇歷史小說五大名作”。第三冊內容簡介:歷經三十年的洋務運動,大清國力、軍力大增,擁有了號稱東亞的北洋艦隊??杉孜鐟?zhàn)爭爆發(fā),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大清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和臺灣。列強完全認清了大清的不可救藥,侵吞中國的野心瘋長。隨后李鴻章出使俄國,為制衡日本簽訂中俄密約,并游歷歐美、開闊眼界。長期的民教相仇、華洋積怨,導致義和團運動爆發(fā)。八國聯(lián)軍進京,李鴻章為國家計,謀求東南互保。兩宮倉惶西逃,推出李鴻章收拾殘局,因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憂憤而死。這一時期,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明顯降低,帝黨與后黨的斗爭進入白熱化,國家力量更加分散,國策不定,帶來了災難性后果。李鴻章深深感嘆,像中國這樣的大國,沒有一個可做砥柱的中樞來領導,自強難求,保國也難。本書是迄今為止寫李鴻章好的小說,與二月河的《雍正皇帝》、熊召政的《張居正》、孫皓暉的《大秦帝國》、唐浩明的《曾國藩》并稱為“當代長篇歷史小說五大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