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花傳書:專家型教師的成長》得名于日本古典藝術理論著作《風姿花傳》(通稱《花傳書》)。能樂大師世阿彌關于從藝之心的修養(yǎng)與技藝的習得的闡述給了佐藤學教授以啟迪。借鑒這本傳世之作,他將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比喻為從“種”到“花”的動態(tài)過程。 書中以“匠人氣質”(craftsmanship)為關鍵詞探討了專業(yè)化的教師形象,以鮮明的案例展示了日本的教師們開展課堂教學、構建同僚性、參與課堂變革的專業(yè)場景,剖析了教師作為“學的專家”的學習與自我修養(yǎng),還特別關注了轉型期“受難”的教師的生涯,呼吁教師回到課堂原點,不斷反思和砥礪,從而實現知性、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轉向。 第一部分 作者以“花”與“種”比喻“心”(思想、哲學)與“技”(基于身體體驗的動作與技法),指出“技”的學習與“心”的修養(yǎng)的重要性,描繪了專家型教師應有的形象,并以眾多課例詳細描繪了兼具“專家性”與“匠人性”的教師的不同側面。 第二部分 作者為我們介紹了帶給他深刻影響的卓越教師,使專家型教師的形象更加生動具體。 第三部分 作者從教師生涯的高度,關懷轉型期“受難”的教師遭遇的種種困境,揭露問題的根由,并提出了教師自我修養(yǎng)的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