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一、寫作的緣起
二、研究綜述
三、本書的寫作結構
第一章 建構主義的證成模式之一——普遍主義建構
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jié) 建構主義的實踐推理
2.1 原初狀態(tài):一種假然的契約式推理
2.2 正義原則:一種選擇式建構
2.3 反思平衡:從靜態(tài)走向動態(tài)
第三節(jié) “作為公平的正義”公平嗎?
3.1 作為無知之幕的原初狀態(tài)合理嗎?
3.2 原初狀態(tài)、無知之幕與反思平衡
3.3 基本社會善與亞里士多德原則
第四節(jié) 客觀性與確定性:深層邏輯張力
第二章 建構主義的證成模式之二——特殊主義建構
第一節(jié) 問題域的轉換
1.1 正義環(huán)境的不同
1.2 實踐推理的出發(fā)點不同
第二節(jié) 建構中立的正義原則
第三節(jié) 構建重疊共識
第四節(jié) 基本政治理念與反思平衡
第三章 一種新的普遍主義建構的可能性及其證成模式
第一節(jié) 《政治自由主義》模式與新的普遍主義建構之向度
第二節(jié) 人、社會與實踐理性
2.1 實踐理性的結構化詮釋:淵源與進路
2.2 實踐推理的“定量”及其結構化詮釋
2.3 實踐推理的“變量”及其建構性困境
第三節(jié) 新的普遍主義建構——一種可能性
第四章 解決羅爾斯困境的奧尼爾策略
第一節(jié) 拒斥理念化
第二節(jié) 重塑推理起點:人和社會的純粹“概念”
第三節(jié) 重釋實踐理性:對實踐理性的建構性詮釋
第四節(jié) 正義、美德原則:客觀性與局限性
4.1 正義、美德原則及其形態(tài)
4.2 客觀性與局限性
第五節(jié) 奧尼爾:建構主義及其實質
第五章 建構主義:本質及其局限性
第一節(jié) 推理起點:始于特殊主義
第二節(jié) 推理起點:走向普遍主義
第三節(jié) 人與社會:“康德式”建構主義的推理起點
第四節(jié) 正義原則的形態(tài)與建構主義的局限性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