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當好中學文科老師——在中國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第九屆安捷倫研究生支教團培訓上的講座
生活與哲學
淺談辯證法與詭辯論的區(qū)別
怎樣正確認識一些科學家信仰宗教
小議“個別”與“個別的”
淺談《生活與哲學》中兩處“矛盾的普遍性”的不同
高中哲學教材中兩處“看本質”的異同
存在、客觀存在與客觀實在
哲理詩進課堂,哲學課給力量
怎樣區(qū)分規(guī)律與規(guī)律作用的現象
物質的“決定作用”與意識的“能動作用”
人教版《生活與哲學》內容的增刪編排值得商榷
怎樣正確理解聯系的客觀性與人們可以改變聯系
形而上學與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試談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與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關系
人文社會科學也是生產力
經濟生活
淺析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等價交換原則與交換不等價現象
關于使用價值的幾點看法
怎樣正確理解“商品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兼與石先華同志商榷
假冒偽劣商品沒有使用價值和價值
私有制與資本主義私有制
怎樣認識和堅持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
《經濟生活》教材中“供不應求時,價格高于價值……”值得商榷
淺談房價上漲與價值規(guī)律的關系
政治生活
“國家的本質”與“國家的性質”
再談“國家的本質”與“國家的性質”——兼答蘇增衛(wèi)、王山林同志的商榷
淺談政治與經濟的辯證關系
對高中新教材《政治生活》第二單元內容的幾點質疑
淺談政府與國家的關系
政治教師“寓教于樂”的自身條件之我見
教育改革
且慢炮轟全國統(tǒng)一高考體制
“綜合”不如“X”好
高考應將“3+X”改為“1+X”——“通才教育”等于庸才教育
中學教育應走出重理輕文的誤區(qū)
也說假如真的取消高考
考試就是硬道理
必須加強對青少年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教育
雜感
我們?yōu)槭裁匆v違心話
創(chuàng)新、口碑與“人多嘴雜”
駁“民‘慣’官腐”
只開外語算了
“按比例”的憂思
反思“生源大戰(zhàn)”
五問“評選示范中學”
也說“有能力”
變了味的“關系”
選舉的“藝術”拾萃
“造假”何時了
大法官的悲哀
路寬了,樓高了
“保護‘窮人的打狗棍’刻不容緩
比錯了對象
對《中國腐敗現狀的測量與腐敗后果的估算》的兩點質疑
俺這個股東當得真窩囊
誠信應從誰抓起
是崇拜,還是屈從演戲?
也談“三年大饑荒”的歷史成因
對“文革”應反芻些什么
誰說我們權力缺乏監(jiān)督
“×二代”耍橫的社會環(huán)境
利在萬世者更謀之——回應“別光說大話,辦點小事也好”
腐敗的源頭到底在哪里
一靠民主,二靠法制,是防腐反腐的治本之策
兩種文憑就是不能等量齊觀
淺談實事求是的條件
哪里有不受制約的公權力,哪里就有濫用公權的霸道人物
反腐敗不能不反行政造假
封建專制與小農經濟的關系不大
“運動反腐”靠不住
反腐敗不能玩“花拳繡腿”
自作孽 不可活——食品安全漫想
正能量與逆淘汰
怎樣看待歷史上清官維護“統(tǒng)治階級利益”
留住洪水,變患為利——對淮北平原治水的一點淺見
推行遺體火化要尊民意重科學
做官的訣竅
那時候的“公平”在哪里
甘當學子鋪路石(代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