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爛紙頭”:清水江文書的發(fā)現與研究
一、清水江文書的“發(fā)現”
二、清水江文書幾種命名方式評述
三、清水江文書之研究述評
第二章 清水江文書書寫格式的變化與民眾習慣的變遷
一、契約文書的傳播
二、清水江文書書寫格式的變化
三、從“插草為界”到“各具契紙”的習慣變遷
第三章 協商與日常:生活在契約文書世界里的人們
一、日常生活中分關文書的訂立
二、日常生活中買賣契約的簽訂
三、日常生活中盟約的簽署
第四章 從理講、鳴神到鳴官:糾紛解決機制的多元化變遷
一、“行頭媒講”:理講風俗及其社會基礎
二、“舉頭三尺有神明”:嗚神風俗及其運行機制
三、爭訟與嗚官:好訟現象的興起及其原因
四、結語.
第五章 他鄉(xiāng)之神:漢神信仰的傳播及其影響
一、漢神信仰的傳播
二、漢神信仰的確立
三、漢神信仰的影響
第六章 請神祈禳:日常災害防范及其實踐
一、遇病不藥:民眾日常生活中疾病的應對策略
二、請神祈禳:民眾日常生活中的人生防護
三、見證與監(jiān)察:民眾契約文書中的神明
四、結語
第七章 祖蔭的張力:宗族祠堂之修建及其變遷
一、祠堂修建的原因
二、祠堂的形成與發(fā)展
三、祠堂現狀與當代轉向
第八章 華夏世胄:清水江地區(qū)漢人身份的構建
一、明清王朝的拓殖與經營
二、建祠修譜的構建方式
三、英雄祖先之塑造
四、結語
第九章 吳家嵊:一個苗族村落的契約文書與清明祭祀
一、高云山下“客”:一個放牛娃的故事
二、契約文書的類型及其與內地之比較
三、清明祭祀的情形及其社會功能
四、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