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袁世碩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是用典雅的古文寫成的短篇小説集,內容多是狐鬼花妖的故事,在中國古代小説史上屬于志怪傳奇小説一類。蒲松齡生活于清代初年,當時由宋人話本發(fā)展起來的以敘寫現(xiàn)實人生故事爲主要內容的白話小説,也稱作通俗小説,已經興盛起來,先有馮夢龍、凌濛初,以及李漁、天花藏主人等人,都投入了白話小説的創(chuàng)作,揭開了中國小説史的新篇章,志怪傳奇類的小説呈現(xiàn)了式微之勢。然而,《聊齋志異》卻是個例外,並沒有由于內容的怪異和語言文字的不通俗,而受到社會的冷遇,傳之不廣。早在蒲松齡陸續(xù)創(chuàng)作之際,已寫成的篇章便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競相傳抄。儘管由于蒲松齡身居山東農村,又位卑家貧,自家沒有財力刻印其書,也沒有像江浙一帶的白話小説的作者們那樣的環(huán)境,與書坊關係密切,小説作成隨即刻印行世,而是直待他下世半個世紀之後,方才得以刊行。但是《聊齋志異》一經刊行,很快便風行天下,許多地方紛紛翻刻,並有註釋本、新評本、合評本、繡像本、拾遺本,相繼而出,成爲中國十八世紀中葉以來中國小説中的暢銷書。其流傳之廣,持續(xù)之久,影響之大,還可再加上外文譯本之多,白話小説中也衹有幾部長篇小説名著,能夠與之媲美的。六十年代初,張友鶴先生匯集了包括蒲松齡的半部原稿在內的十餘種版本,整理出了一部會校會註會評本,簡稱「三會本」。這部「三會本」集已見《聊齋志異》各種版本之大成,篇目齊備,無所遺漏,堪稱足本,而且還剔出了混入「遺稿」本中的幾篇故事,作爲「附録」列于末卷之後,以待考訂。??钡脑瓌t是有作者原稿爲依據(jù)者,以原稿爲底本,校以早期的抄本、刻本;原稿不存的半部,以鑄雪齋抄本爲主,校以青柯亭等本。這樣,在文字上至少有半部恢復了原貌,另外半部也恢復了原有的觸犯時諱的語句,較之青柯亭刻本和據(jù)之翻刻重印的各種本子,更加接近了原著。這部「三會本」將清代諸家的註、評匯集在一起,對專門研究者和一般讀者都是極有裨益的。所以,此書一出便非常暢銷,取代了通行二百年的青柯亭系統(tǒng)的本子的地位。歷史又走過了三十餘年。隨著幾部《聊齋志異》的早期抄本被陸續(xù)發(fā)掘出來,「三會本」的缺陷也日益顯露出來?,F(xiàn)在看來,「三會本」的主要缺點是,在沒有來得及得到上述幾種早期抄本的情況下,張友鶴先生雖然察覺到鑄雪齋抄本與原稿本「文字歧異之處甚多」,但由于通行的刻本因避諱犯忌而妄加刪改之處,在鑄雪齋抄本中卻保存了原來面貌這樣一個情況,便認爲鑄雪齋抄本比青柯亭刻本更接近原稿,在校勘中予以「特殊的重視」;對原稿不存的半部書,以鑄雪齋抄本爲主,校以青柯亭刻本,兩者文字上的歧異,多半依從鑄雪齋抄本,除非較爲明顯的不通順處。有了上述幾種早期抄本,加上鑄雪齋抄本,一起與原稿本相對照,則可以發(fā)現(xiàn)鑄雪齋抄本並不是最接近原稿的本子,相反地倒是現(xiàn)存諸抄本中最不接近原稿的本子,不僅文字上歧異特多,比青柯亭刻本還多,而且有許多地方顯然是擅自刪改。譬如:原稿本《考城隍》首句:「予姊丈之祖宋公,諱燾,邑廩生?!硅T雪齋抄本無「予姊丈之祖」五字,「廩生」作「庠生」?!逗C》開頭一段:「萬福,字子祥,博興人也。幼業(yè)儒,家少有而運殊蹇,行年二十有奇,尚不能掇一芹。鄉(xiāng)中澆俗,多報富戶役,長厚者至破碎其家。萬適報充役,懼而逃,如濟南,稅居逆旅。」「家少有而運殊蹇」句,鑄雪齋抄本作「家貧而運蹇」?!逗鼔簟纺┒危骸缚滴醵荒昱D月十九日,畢子與余抵足綽然堂,細述其異。余曰:「有狐若此,則聊齋之筆墨有光榮矣!遂志之?!埂硅T雪齋抄本作:「康熙二十一年臘月十九日,畢子細述其異,因爲志之?!惯@類繁簡不同的歧異,其他幾種早期抄本,同于原稿之繁,而不同于鑄雪齋抄本之簡。依常理論之,當是鑄雪齋抄本擅自刪繁就簡。特別是就《狐諧》、《狐夢》兩例而論,前者之將「家少有而運殊蹇」簡化爲「家貧而運蹇」,與後文「鄉(xiāng)中澆俗,多報富戶役」就相矛盾了,如果萬?!讣邑殹?,怎么會「適報充役」?顯然是刪改者粗心所造成的;後者刪去了「與余抵足綽然堂」和「余曰「有狐若此,則聊齋之筆墨有光榮矣」」幾句,則失去了與正文的照應,也失去了全篇的旨趣。這樣一些地方,顯然不是傳抄中必不可免的歧異,而是擅自改動,妄自改動。任篤行學兄重新整理的這部《聊齋志異》,也是個會校、會註、會評本。張友鶴先生的「三會本」是個成功的創(chuàng)造,其書三十餘年來屢次重印、行銷不衰,就説明了這一點。因爲,這樣對讀者、對研究者都是有益的:一般讀者遇有典故和生僻字詞,隨讀隨即可以得到解釋,至少大部分是如此;從前人的評點中,亦可以得到一些啟示,有助于理解、欣賞文本。研究者要進行深究,做出新的解析、闡釋,也要借鑒前人的註、評,現(xiàn)在的許多關于《聊齋志異》的論文、專著,都少不了要徵引清代的王、何、但、馮四家評語,便説明了這一點,匯集于一書,附于正文之間,省卻了許多翻檢的工夫,何況還有些版本、手稿不大容易看到。此新整理本保持了「三會本」的這個特點,無疑是非常明智的。新整理本更應當説是「三會本」的發(fā)展,較之更加完善。篤行學兄見到了張友鶴先生未及看到的幾部早期抄本,如確係據(jù)蒲松齡原稿過録的康熙抄本、篇目最爲齊全的易名抄本異史本、篇目與鑄雪齋抄本數(shù)目相等而文字歧異較少的二十四卷抄本,批評方面有王芑孫寫在王金範十八卷本上的評語等。就目前所已經發(fā)現(xiàn)的本子説,收集可謂齊備。這樣也就能夠彌補原「三會本」的不夠完善之處。這也正是篤行學兄重新整理這部古典名著之起因和依據(jù)。新整理本較之「三會本」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完善:??狈矫妗P抡肀镜男?痹瓌t是:原稿尚存的半部,多似「三會本」,以原稿爲底本,除明顯的手誤,一般不改動原稿文字。原稿不存的半部,康熙抄本所有的篇章,以康熙抄本爲底本,校以其他本子,異文取其他本子之多數(shù)所共同而文意稱善者;康熙抄本所無者,僅餘一百餘篇,取其他幾種本子會校,並參考蒲松齡遣詞用字之習慣,酌情取舍,力求有所依據(jù)。這樣,便避免了「三會本」過于倚重鑄雪齋抄本之弊病,在另外半部原稿沒有發(fā)現(xiàn)之前,應當説是最接近蒲松齡的原稿,或者説是基本上恢復了作者的文本。分卷方面?!读凝S志異》原稿僅存半部,訂作四冊,除卷首有序文、題‘聊齋志異一卷’者可斷定是第一冊,其餘三冊均未標明卷次。已失去的一半,也當是四冊。蒲松齡生前是否有最後編定了卷次的定稿本?不大可能有,至少是現(xiàn)在沒有發(fā)現(xiàn)有的任何跡象。他逝世後安葬時,其子蒲箬等作《祭父文》、十一年後張元作《柳泉蒲先生墓表》,都稱「《聊齋志異》八卷」,還是八冊的意思。據(jù)此可知,他生前由于無貲刊刻其書,沒有進行最後的編定,遺稿衹是訂做八冊而已。後來的抄本、刊本,正是由于原稿原沒有編定卷次,抄者、刊行者才隨己意分卷,有六卷本、十二卷本、十六卷本、十八卷本、二十四卷本之別。據(jù)鑄雪齋抄本卷末附録朱氏殿春亭主人識語,抄主是據(jù)朱氏本過録的,分作十二卷是殿春亭主人所爲,並非如「三會本」《後記》所説「十二卷也正是作者原定卷數(shù)」。新整理本依據(jù)原稿八冊,作爲八卷本,應當説這才符合實際。編次方面。原稿既然沒有標明卷次,那麼這八冊(卷)當如何排列?無原稿可據(jù)的四冊的篇目次序又當如何排列?篤行學兄以原稿四冊爲主,考察了幾種重要本子的編次情況,發(fā)現(xiàn)鑄雪齋抄本卷首總目(不是正文的實際篇次),基本上保持了原稿的編次和各卷內部的篇次,從而表明「三會本」的編次也是可靠的。但是,其中也稍有歧異,如鑄雪齋抄本(「三會本」同)卷四末篇爲《酒狂》,接下來之卷五首篇爲《陽武侯》,而在原稿首篇爲《劉海石》的一冊中,《陽武侯》在前,《酒狂》居後,等等。新整理本據(jù)鑄雪齋抄本的總目,改十二卷爲八卷,又依據(jù)原稿、康熙抄本調整了少量篇目的位置,雖然變動不大,但也該説是進一步地接近原稿。會註方面。清代註《聊齋志異》而又公之于世者,主要有呂湛恩、何垠兩家。兩家的註本將正文中的典故出處、成語來歷、詞義和字音註釋了出來,方便了一般讀者,對這部文學名著的廣泛傳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兩家的註釋也都有不確切和錯誤的地方,而且由于各自爲註,自不免有很多註釋是重複的。張友鶴先生有鑒于此,會註中做了一定的處理,改正了一些錯誤。不過,這也是極其繁重瑣碎的事,所以「三會本」《後記》中又附上了這樣一句話:「兩家註解有問題的地方或許還很多,有待于讀者審慎對待。」篤行學兄在整理過程中不避繁難,對兩家註出的典故、語詞幾乎是一一做過核實,又發(fā)現(xiàn)了一些註釋不確切、不正確的地方,也都改正了過來。雖然不能説已經盡善盡美,但也可以説是「更上一層樓」了。集評方面。清代批點《聊齋志異》者甚多,隨正文刊行面世者不下十數(shù)家。而從文學批評的角度看,有價值者主要是王士禛(漁洋)、馮鎮(zhèn)巒、但明倫、何守奇四家。王評最早,隨原稿傳出,對《聊齋志異》的傳播、刊行,客觀上起了誘導作用。馮評、但評頗多真知灼見,對讀者甚有發(fā)。何評雖然觀點較陳腐,但也時有精到之見?!龝尽瘏R集了十餘家評語,主要是王、馮、但、何四家的評語,已足稱善。新整理本又增入了王芑孫寫在王金範十八卷本的評語和抄本《還淳方舒巖先生批本〈聊齋志異〉》中的評語。此二家評語讀到的人還不多,增添進來,供研究者參考,讀者或亦能從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示。聊齋自誌蒲松齡披蘿帶荔〔一〕,三閭氏感而爲騷〔二〕;牛鬼蛇神〔三〕,長爪郎吟而成癖〔四〕。自鳴天籟〔五〕,不擇好音,有由然矣。松,落落秋螢之火,魑魅爭光〔六〕;逐逐野馬之塵〔七〕,罔兩見笑〔八〕。才非干寶,雅愛搜神〔九〕;情類黃州二,喜人談鬼〔一〇〕。聞則命筆,遂以成編三。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郵筒相寄〔一一〕,因而物以好聚,所積益夥。甚者,人非化外,事或奇於斷髮之鄉(xiāng)〔一二〕;睫在眼前四,怪有過於飛頭之國〔一三〕。遄飛逸興,狂固難辭;永托曠懷,癡且不諱。展如之人,得毋向我胡盧〔一四〕耶?然五父衢頭〔一五〕,或涉濫聽;而三生石上,頗悟前因〔一六〕。放縱之言,有未可概以人廢者。松懸弧〔一七〕時五,先大人夢一病瘠瞿曇〔一八〕,偏袒〔一九〕入室,藥膏如錢,圓粘乳際。寤而松生,果符墨誌。且也,少羸〔二〇〕多病,長命不猶〔二一〕。門庭之凄寂,則冷淡如僧;筆墨之耕耘〔二二〕,則蕭條似鉢〔二三〕。每搔頭自念:勿亦面壁人〔二四〕果是吾前身耶六?蓋有漏根因,未結人天之果〔二五〕;而隨風蕩墮,竟成藩溷之花〔二六〕。茫茫六道〔二七〕,何可謂無其理哉!獨是子夜熒熒,燈昏欲蕊;蕭齋〔二八〕瑟瑟,案冷疑冰。集腋爲裘〔二九〕,妄續(xù)幽冥之録〔三〇〕;浮白〔三一〕載筆,僅成孤憤之書〔三二〕。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驚霜寒雀,抱樹無溫七;弔月秋蟲,偎闌自熱。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三三〕間乎八!康熙己未春日九?!驹]釋】〔一〕披蘿帶荔:呂註《楚辭·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註:「女蘿,菟絲也。山鬼被薜荔之衣,以菟絲爲帶也。薜荔、菟絲皆緣物而生,山鬼杳忽無形,故衣之以爲飾也?!埂捕橙偸希簠卧]《離騷經序》:「離騷經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名平,與楚同姓,仕於懷王,爲三閭大夫。」○按:昭、屈、景三姓,皆楚之同族,楚王使屈原掌其譜系,故爲三閭大夫。〔三〕牛鬼蛇神:呂註杜牧《李賀詩序》:「鯨呿鰲擲,牛鬼蛇神,不足爲其虛荒誕幻也?!埂菜摹抽L爪:呂註《唐書·李賀傳》:「賀纖瘦,通眉,長指爪,能疾書?!柜保汉卧]音闢,嗜好之疾也?!参濉程旎[:呂註《莊子·齊物論》:「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乖]:「聲所出曰籟?!埂擦橱西葼幑猓汉卧]魑魅音摛媚?!蹲髠鳌の氖四辍罚骸竿吨T四裔,以御魑魅。」註:「山林異氣所生,爲人害者?!箙卧]《世説》:「嵇康嘗於燈下彈琴,有一人入室。初見時面甚小,須臾轉大,長丈餘。嵇康視甚久,乃吹火滅,曰:「吾恥與魑魅爭光?!埂埂靼矗簠卧]《世説》指《幽明録》?!财摺骋榜R之塵:呂註《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按:野馬塵埃,本是兩物。韓渥詩:「窗裏日光飛野馬」,是以塵埃爲野馬矣。野馬乃田間氣如馬爾,非塵也?!舶恕池鑳梢娦Γ汉卧]罔兩,鬼魅也。呂註《國語》:「木石之怪夔、魍魎?!埂犊讌沧印纷鳌肛鑳伞??!赌鲜贰p傳》:「損宗人伯龍爲武陵太守,貧窶尤甚,慨然將營什一之利。一鬼在旁撫掌大笑。伯龍曰:「貧富固有命,乃復爲鬼所笑也?」遂止。」〔九〕干寶:呂註《晉書·干寶傳》:「寶博學多才,嘗爲著作郎。其父有寵婢,母甚妬之。父亡,母生納之墓中。寶時年小,不知也。後十餘年,母喪,開墓,而婢扶棺如生。載歸經日,因言其父常與飲食,故不死。嫁之,生子。寶兄嘗病氣絶,積日不冷,尋復蘇,言天地間鬼神事如夢覺。寶於是撰《搜神記》三十卷,集古今神祇靈異諸變幻狀甚悉。劉惔見之,曰:「卿可謂鬼之董狐。」」〔一〇〕情類黃州:呂註《世説》:「蘇子瞻在黃州,每旦起不招客與語,必出訪客與遊,各隨其人高下,詼諧放蕩,不復爲畛畦。有不能談者,則強之使説鬼?;蜣o無有,則曰:「姑妄言之?!埂埂靼矗菏乱姟侗苁铄h話》?!惨灰弧赤]筒相寄:呂註《唐語林》:「白居易爲杭州刺史時,吳興守錢徽、吳郡守李穰,悉平生舊交,日以詩相寄贈。後元稹守會稽,參其酬唱,多以竹筒盛詩往來,謂之郵筒。」○貫休詩:「尺書裁罷寄郵筒。」〔一二〕斷髮之鄉(xiāng):呂註《史記》:「泰伯、虞仲亡如荊蠻,文身斷髮?!埂惨蝗筹w頭之國:呂註《酉陽雜俎》:「嶺南溪洞中,往往有飛頭者,故有飛頭獠子之號。頭將飛前一日頸有痕,匝項如紅縷。妻子遂看守之。其人及夜,狀如病,頭忽生翼,脫身而去。乃於岸泥尋蟹蚓之類食之,將曉飛還,如夢覺,其腹實矣。梵僧菩薩勝又言:「闍婆國中有飛頭者?!瓡x朱桓有一婢,其頭夜飛?!埂踝幽辍妒斑z記》言:「漢武時,因墀國使言:「南方有解形之民,能先使頭飛南海,左手飛東海,右手飛西澤。至暮,頭還肩上,兩手遇疾風,飄於海水外?!埂褂帧恫┪镏尽罚骸改戏接新漕^民,其頭能飛,以其飛因晚便去,以耳爲翼,將曉復還,復著體,吳時往往得此人也?!埂惨凰摹澈R:呂註按:胡盧,笑也。一作盧胡?!惨晃濉澄甯羔轭^:呂註《爾雅》:「四達謂之衢?!刮甯?,衢名。見《禮·檀弓》及《左傳》?!惨涣橙簠卧]《傳燈録》:「有一省郎遊華寺,夢至碧巖下一老僧前,煙穗極微,云:「此是檀越結願,香煙存而檀越已三生矣?!埂埂稹独m(xù)酉陽雜俎》:「僧圓澤與李源善,約遊峨嵋。舟次南浦,見一婦人。澤曰:「此婦孕三年,遲吾爲子。今已見,無可逃者。三日,公臨視我,以一笑爲緣。後十三年中秋夜,當相見於天竺寺?!辜澳?,澤亡而婦産。三日往顧,果一笑。後如期往天竺井畔,牧童歌曰:「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臨風不要論。慚愧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靈存?!埂埂惨黄摺硲一。簠卧]《禮·內則》:「子生,男子,設弧於門左;女子,設帨於門右。三日始負子,男射女否。」庾信詩:「蓬矢始懸弧。」〔一八〕瞿曇:呂註《釋迦譜》:「凈飯遠祖拾國修行,受瞿曇姓,故曰瞿曇氏?!拱矗悍鹧增臅?,此言純淑也?!惨痪拧称唬簠卧]《金剛經》:「世尊入舍衛(wèi)大城乞食,長老須菩提在大衆(zhòng)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购卧]僧衣,一名偏衫,覆一肩,袒一肩。杜詩:「偏袒右肩露雙腳?!埂捕枴迟簠卧]《説文》:「羸,瘦也。」註:「羊主給膳,以瘦爲病,故從羊?!埂捕弧抽L命不猶:呂註《詩·召南》:「實命不猶?!箓鳎骸釜q,若也?!埂捕彻P墨之耕耘:呂註張著《翰林盛事》:「王勃能爲文,請者甚衆(zhòng),金帛盈積,人謂心織而衣,筆耕而食。」○墨耘未詳?!捕呈挆l似鉢:呂註《傳燈録》:「清凈禪師問:「如何是和尚家風?」曰:「一瓶兼一鉢,到處是生涯。」」何註鉢音潑,鉢盂也。梵書:「自釋迦相傳有衣鉢?!埂靼矗恒\音撥?!捕摹趁姹谌耍簠卧]《神僧傳》:「初祖菩提達摩大師自天笠泛海至金陵,與梁武帝語,知幾不契,潛回洛陽,止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九年,形入石中。人謂其精誠貫金石也?!埂捕濉秤新└颍簠卧]《傳燈録》:「梁武帝問達摩曰:「朕造寺寫經不可勝紀,有何功德?」答曰:「並無功德。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埂埂捕撤阒ǎ汉卧]藩音翻,籬也,又域也?!肚f子》:「吾願遊其藩?!逛慊焱?,厠也?!稌x書·左思傳》:「門堂藩溷,皆著紙筆?!箙卧]《南史》:「范縝對竟陵王子良曰:「人生如樹花同發(fā),隨風而墮,有拂簾幌墮於茵席之上者,殿下是也。有關籬牆落於糞溷之中者,下官是也?!埂埂捕摺沉溃簠卧]按佛經有六道,謂:天道、人道、魔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捕恕呈掿S:呂註《國史補》:「梁武帝造寺,令子雲飛白大書一「蕭」字。後寺燬,惟此一字獨存。李約見之,買歸東洛,建小室以玩之,號曰「蕭齋」。」又《杜陽雜編》云:「武帝造浮屠,令子雲飛白大書曰「蕭寺」?!埂稹妒挛念惥邸吩疲骸笍堁訃L於江南得蕭子雲壁書飛白「蕭」字一匣,以歸洛陽,授張諗。諗結一亭,號曰「蕭齋」。」〔二九〕集腋爲裘:呂註王褒《四子講德論》:「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埂踩枴秤内ぶh:呂註宋劉義慶著《幽冥録》?!靼矗簞⒘x慶著《幽明録》。〔三一〕浮白:呂註《説苑》:「魏文侯與大夫飲酒,使公乘不仁爲觴政,曰:「飲若不盡,浮之大白。」既而文侯不盡,舉大白浮君?!拱矗喊?,罰爵名也?!踩彻聭嵵畷簠卧]《史記》:「韓非者,韓之公子也。不容於邪妄之臣,作《孤憤》、《五蠹》、《説難》十萬餘言?!埂踩城嗔趾谌簠卧]杜甫《夢李白》詩:「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校記】(底本:手稿本參校本:康熙本、青本、黃本、二十四卷本、鑄本、異史本)一 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題作「自序」。二 「類」:青本、黃本作「同」。三 「編」:鑄本、異史本作「篇」。四 「眼」:青本、黃本作「目」。五 「懸弧」:異史本作「始生」。六 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無「是」字?!干怼?,青本、黃本作「生」。七 「抱」: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作「把」。八 「黑」:二十四卷本、黃本作「墨」,二字通假。九 鑄本無以上六字,落款爲「柳泉自題」。異史本無以上六字,落款爲「聊齋自敘」。青本、黃本於此六字下署「柳泉居士題」五字。二十四卷本於其下有「柳泉氏題」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