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視角鎖定在那些世界上藝術贗品背后的大師,并且探討是什么因素促使這些人將他們的驚世才華用在偽造那些已經成為過去的先人作品上。查尼認為:關于藝術偽造有一點很值得關注:出于一種普遍的對犯罪的迷戀,藝術偽造這一流派似乎正處于一種輕松的惡作劇式的氛圍之中,而不被視為完全的犯罪行為。查尼指出,藝術偽造似乎不那么罪惡滔天:那些受害者通常都是有錢的買主和賣家,一開始就不會博得大眾的同情。很少會出現(xiàn)偽造者受到嚴重刑事處罰的情況,而且很多服刑結束再次復出的偽造者會獲得比原先更高的名譽和機會,比如他們的原作會被貼上升值的標簽(包括他們的那些“原創(chuàng)”偽造品)。本書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藝術犯罪的根源。作者查尼希望讀者能夠意識到藝術偽造是一種能帶來嚴重后果的犯罪行為,也許一開始不會給他人造成直接損失,但到歸根結底,對于藝術史和學術研究而言,損失必然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