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當代著名女作家葉傾城以自己陪伴女兒十年成長的切身感悟為靈感源泉,寫就的一部短篇文集,是她由兩性情感轉向親子關系領域的轉型力作。本書中,女兒小年常常表達自己對媽媽的無限的愛,童言稚語令人忍俊不禁;作為母親,作者嘗試從女兒的內心世界出發(fā),給予她足夠的時間與耐心,陪伴她慢慢長大,并在與女兒相處的過程中,滿懷感恩之心,逐漸完善自我。我見過太多寂寞的母親,生活中有無數的失意,事業(yè)不得志,婚姻過不下去,外面的世界向你板起晚娘臉,只有孩子,給你溫暖的笑容和擁抱。母親就這樣對孩子上癮,你的心傷,依賴孩子治愈。被愛多么幸福,被全心全意信任依托讓人錯覺自己是全天下重要的人。你樂意長成矮樹,讓荏弱的孩子如青藤般依賴。只是,你若是樹,來自你血脈的孩子,也是一棵樹,也要從地面重新出發(fā),用自己的樹根枝丫吸取天地精華,用自己的滿頭綠葉完成光合作用。如果一直生長在母樹的陰影下,只會因為接觸不到陽光而發(fā)育不良,矮瘦枯干。分離注定要來到。一個人的至愛,本來就不應該是母親。就像江河注定要離開白雪皚皚的山頂,頭也不回奔向大地。如果你的一生,愛的是某個異性(或同性)與孩子,那么,你的孩子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