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評論》38卷以"刑法的工具論"為主題,共有21篇文章,其中包含4篇譯文、17篇論文。這4篇譯文的主題分別是"網絡犯罪""故意論""構成要件論"與"刑事政策"。在17篇論文中收錄了三篇刑事訴訟法學的文章,分別探討了"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程序改造""瑕疵證據理論"以及"主觀要件的證明問題"。在共犯論問題上,本書收錄了三篇文章,具體分析了共犯論中三個爭議較大的教義學難題,即"中立幫助行為的可罰性""過失共同正犯"與"共犯從屬性理論"。在罪量要素理論領域,本書收錄了兩篇文章,分別從罪量要素的必要性和罪量要素的體系位置對該罪量要素理論進行了研究。在不作為犯教義學領域,本書收錄了兩篇論文,都旨在探討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可罰性問題。在過失犯領域,本書收錄了兩篇文章,詳細地闡述了交通領域的過失犯罪與醫(yī)療領域的過失犯罪。余下的五篇文章,分別研討了"死刑的控制""刑法的工具化""刑法的社會學意義"以及"國際刑法中的故意內涵"等前沿問題。這些文章皆體現了各個作者對某一理論或者實踐問題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