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農業(yè)科學林業(yè)竹材產品碳儲量與碳足跡研究

竹材產品碳儲量與碳足跡研究

竹材產品碳儲量與碳足跡研究

定 價:¥78.00

作 者: 周國模,顧蕾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林業(yè) 農業(yè)/林業(yè)

ISBN: 9787030511522 出版時間: 2017-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7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木竹材產品碳庫是森林三大碳庫之一,已被納入森林減排范疇。我國竹林資源和竹材產品產量均位居世界首位,竹材產品碳儲量和碳足跡的研究,對深化竹林全生命周期碳匯功能的科學評估、了解區(qū)域和國家水平上森林碳匯的貢獻具有重要意義?!吨癫漠a品碳儲量與碳足跡研究》基于對浙江、福建、江西、四川4省100多家竹材產品生產企業(yè)的實地調查,選取了1000多株6~16cm胸徑分布的伐后毛竹,全程跟蹤計測竹材產品生產每道工藝前后的碳轉移率,構建了毛竹不同胸徑、不同生產技術下竹材產品碳轉移率和碳儲量模型,為準確地估算竹材產品碳儲量提供了科學方法和技術支撐;結合竹材產品碳儲量,精準計測了5類9種主要竹材產品的碳足跡,為衡量竹材產品的低碳程度提供了依據(jù);最后從直接減排和間接減排角度提出了增加碳儲量、降低碳足跡的建議。《竹材產品碳儲量與碳足跡研究》適用于對林業(yè)與氣候變化、碳排放核算、產品碳足跡、低碳社會發(fā)展等熱點問題關注的廣大科研工作者、相關政府部門人員、企業(yè)人員、相關專業(yè)研究生和本科生閱讀。

作者簡介

  顧蕾,女,浙江農林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浙江省重點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林業(yè)碳匯與計量”主要成員。長期從事“經濟學原理”的教學及林業(yè)經濟理論與政策、林產品碳足跡和碳轉移計量、森林碳匯交易與評價、企業(yè)碳管理與碳核算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碳核查師資質。先后主持國際合作項目、“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以及國家林業(yè)局、浙江省科技廳、中國綠色碳基金會等資助的多項科研課題。獲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科技興林、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等多種獎項。在《林業(yè)科學》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20多篇,參編教材、專著3部。周國模,男,浙江農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省特級專家。長期從事森林固碳機理與增匯技術、碳匯監(jiān)測與計量及森林對氣候變化的響應等方面的研究。現(xiàn)為中國林學會森林經理分會副理事長、浙江省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循環(huán)與固碳減排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省重點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林業(yè)碳匯與計量”帶頭人。曾獲中國林業(yè)青年科技獎、海峽兩岸林業(yè)敬業(yè)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被評為浙江省農業(yè)科技突出貢獻者、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作為森林碳匯方面的專家連續(xù)七年應邀出席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多年來,主持完成科研項目30多項,其中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分別排名第二、第四),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近5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課題1項,國家973計劃項目課題l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國家林業(yè)局948項目1項。在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Scientific Reports、IEEE TGRS、《中國科學》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220多篇,其中SCI收錄75篇,撰寫學術專著4部。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竹材產品碳儲量研究 1 木竹材產品碳儲量研究進展 1.1 研究背景 1.2 國內外木質林產品碳儲量研究綜述 1.2.1 木質林產品碳儲量計量方法 1.2.2 木質林產品碳儲量研究內容 1.3 竹材產品碳儲量研究綜述 1.4 綜合評述 2 竹材產品碳儲量研究內容和方法 2.1 竹材特征與研究內容 2.2 數(shù)據(jù)來源和研究方法 2.3 提高竹材產品碳儲量思路 3 竹集成板材碳儲量分析 3.1 材料與方法 3.2 結果與分析 3.2.1 不同規(guī)格刨片的粗刨、精刨和綜合碳轉移率分析 3.2.2 單株毛竹分段的碳轉移率分析 3.2.3 不同胸徑毛竹集成板材的整株綜合碳轉移率分析 3.2.4 不同胸徑毛竹集成板材的碳儲量分析 3.2.5 任意區(qū)域尺度伐后毛竹集成板材的碳儲量估算方法 3.3 小結 4 竹重組板材碳儲量分析 4.1 材料與方法 4.2 結果與分析 4.2.1 不同規(guī)格刨片的碳轉移率分析 4.2.2 不同胸徑毛竹的原竹段重組板材和綜合碳轉移率分析 4.2.3 不同胸徑毛竹的整株重組板材和綜合碳轉移率分析 4.2.4 不同胸徑毛竹重組板材的碳儲量分析 4.3 小結 5 竹刨切板材碳儲量分析 5.1 材料與方法 5.2 結果與分析 5.2.1 不同規(guī)格刨片的粗刨、精刨和綜合碳轉移率分析 5.2.2 不同胸徑毛竹刨切板材的原竹段綜合碳轉移率分析 5.2.3 不同胸徑毛竹刨切板材的整株綜合碳轉移率分析 5.2.4.不同胸徑毛竹刨切片的碳儲量分析 5.3 小結 6 竹展開板材碳儲量分析 6.1 材料與方法 6.2 結果與分析 6.2.1 不同規(guī)格去青竹板材生產過程的碳轉移率分析 6.2.2 不同規(guī)格帶青竹板材生產過程的碳轉移率分析 6.2.3 不同胸徑毛竹展開板材的原竹段綜合碳轉移率分析 6.2.4.不同胸徑毛竹展開板材的整株綜合碳轉移率 6.2.5 不同胸徑毛竹展開板材的碳儲量分析 6.3 小結 7 竹拉絲材碳儲量分析 7.1 材料與方法 7.2 結果與分析 7.2.1 不同規(guī)格竹片拉絲材的碳轉移率分析 7.2.2 不同胸徑毛竹拉絲材的原竹段綜合碳轉移率分析 7.2.3 不同胸徑毛竹拉絲材的整株綜合碳轉移率分析 7.2.4 不同胸徑毛竹拉絲材的碳儲量分析 7.3 小結 8 竹材產品總碳儲量及增匯潛力分析 8.1 竹材產品碳轉移率和碳儲量比較 8.2 竹材產品增匯潛力分析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竹材產品碳足跡研究 9 國內外碳足跡研究進展 9.1 研究背景 9.2 國內外碳足跡研究綜述 9.2.1 碳足跡及相關概念 9.2.2 國內外產品碳足跡研究現(xiàn)狀 9.2.3 綜合評述 10 竹材產品碳足跡評估內容和方法 10.1 竹材產品二氧化碳排放計測內容及方法 10.1.1 評估標準及碳足跡評估范圍界定l 10.1.2 評估產品的選擇 10.1.3 功能單位的確定 10.1.4 繪制過程圖與確定估算系統(tǒng)邊界 10.1.5 碳排放數(shù)據(jù)的收集 10.1.6 二氧化碳排放的計算 10.2 竹材產品碳儲量計測內容及方法 10.3 竹材產品碳足跡評估及不確定性檢查 10.3.1 碳足跡評估 10.3.2 不確定性檢查 10.4 竹材產品碳足跡影響因素及減排潛力分析思路 11 帶青竹展開地板碳足跡評估 11.1 功能單位確定 11.2 過程圖繪制 11.3 確定邊界和優(yōu)先事項 11.4 數(shù)據(jù)收集和調查方法 11.4.1 加工過程數(shù)據(jù)收集 11.4.2 運輸數(shù)據(jù)收集 11.4.3 附加物數(shù)據(jù)收集 11.5 帶青竹展開地板的碳足跡評估 11.5.1 運輸過程化石能源碳排放計測 11.5.2 加工過程電力能源碳排放計測 11.5.3 附加物隱含碳排放計測 11.5.4 竹廢料燃燒的生物質能源碳排放計測 11.5.5 帶青竹展開地板中儲存的碳儲量計測 11.5.6 帶青竹展開地板碳足跡評估 11.5.7 帶青竹展開地板碳足跡的構成分析 12 竹展開砧板碳足跡評估 12.1 功能單位確定 12.2 過程圖繪制 12.3 確定邊界和優(yōu)先事項 12.4 數(shù)據(jù)收集和調查方法 12.4.1 加工過程數(shù)據(jù)收集 12.4.2 運輸數(shù)據(jù)收集 12.4.3 附加物數(shù)據(jù)收集 12.5 竹展開砧板的碳足跡評估 12.5.1 運輸過程化石能源碳排放計測 12.5.2 加工過程電力能源碳排放計測 12.5.3 附加物隱含碳排放計測 12.5.4 竹廢料燃燒的生物質能源碳排放計測 12.5.5 竹展開砧板中儲存的碳儲量計測 12.5.6 竹展開砧板碳足跡評侈 12.5.7 竹展開砧板碳足跡的構成分析 13 竹重組地板碳足跡評估 13.1 功能單位確定 13.2 過程圖繪制 13.3 確定邊界和優(yōu)先事項 13.4 數(shù)據(jù)收集和調查方法 13.4.1 加工過程數(shù)據(jù)收集 13.4.2 運輸數(shù)據(jù)收集 13.4.3 附加物數(shù)據(jù)收集 13.5 竹重組地板的碳足跡評估 13.5.1 運輸過程化石能源碳排放計測 13.5.2 加工過程電力能源碳排放計測 13.5.3 附加物隱含碳排放計測 13.5.4 竹廢料燃燒的生物質能源碳排放計測 13.5.5 竹重組地板中儲存的碳儲量計測 13.5.6 竹重組地板碳足跡評估 13.5.7 竹重組地板碳足跡的構成分析 14 竹刨切片碳足跡評估 14.1 功能單位確定 14.2 過程圖繪制 14.3 確定邊界和優(yōu)先事項 14.4 數(shù)據(jù)收集和調查方法 14.4.1 加工過程數(shù)據(jù)收集 14.4.2 運輸過程數(shù)據(jù)收集 14.4.3 附加物數(shù)據(jù)收集 14.5 竹刨切片的碳足跡評估 14.5.1 運輸過程化石能源碳排放計測 14.5.2 加工過程電力能源碳排放計測 14.5.3 附加物隱含碳排放計測 14.5.4 竹廢料燃燒的生物質能源碳排放計測 14.5.5 竹刨切片中儲存的碳儲量計測 14.5.6 竹刨切片碳足跡評估 14.5.7 竹刨切片碳足跡的構成分析 15 竹拉絲產品碳足跡評估 15.1 功能單位確定 15.2 過程圖繪制 15.3 確定邊界和優(yōu)先事項 15.4 數(shù)據(jù)收集和調查方法 15.4.1 加工過程數(shù)據(jù)收集 15.4.2 運輸數(shù)據(jù)收集 15.4.3 附加物數(shù)據(jù)收集 15.5 竹拉絲產品的碳足跡評估 15.5.1 運輸過程化石能源碳排放計測 15.5.2 加工過程電力能源碳排放計測 15.5.3 附加物隱含碳排放計測 15.5.4 竹廢料燃燒的生物質能源碳排放計測 15.5.5 竹拉絲中儲存的碳儲量計測 15.5.6 竹拉絲產品碳足跡評侈 15.5.7 竹拉絲碳足跡的構成分析 16 竹材產品碳足跡研究結論與減排建議 16.1 主要結論 16.2 不確定性檢查 16.3 竹材產品減排潛力及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