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第五屆國際馬克思主義美學論壇專稿
[斯洛文尼亞]阿列西·艾爾雅維奇:
在“烏托邦的力量——當代美學的政治轉向”第五屆國際馬克思主義
美學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1
王杰:
在“烏托邦的力量——當代美學的政治轉向”第五屆國際馬克思主義
美學論壇閉幕式上的致辭4
高建平:
烏托邦與20世紀馬克思主義美學的興起6
陳偉李雋: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視域下的“烏托邦”與“美的理想”13
[美] 菲利普·羅森:
愛森斯坦后期電影理論:烏托邦的觀看行為和審美集體性25
向麗:
審美的革命與烏托邦的重構35
王建剛:
烏托邦的自反性及審美表現51
穆寶清:
齊格蒙特·鮑曼的烏托邦思想66
胡?。?br />“后工業(yè)的烏托邦”:高茲生態(tài)社會主義的科技觀研究78
謝俊:
“巧云挑擔”
——談新時期初一個“缺陷性”形象及烏托邦美學問題87
楊子:
烏托邦劇場與主體性重建
——對民間劇場藝術精神的再思考106
許仁豪:
流動的烏托邦
——談櫻井大造的跨東亞帳篷劇及其對全球資本主義的批判116
趙臻:
第五屆國際馬克思主義美學論壇會議綜述132
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美學
[斯洛文尼亞] 阿列西·艾爾雅維奇:
批判美學與當代藝術批評的理論建構(肖瓊譯,劉代容校)139
[英]特里·伊格爾頓:
《陌生人的麻煩:倫理學研究》結論(何信玉譯)148
[美] 凱文·安德森:
弗洛姆、馬克思與人本主義(于琦譯)157
[美] 凱文·安德森:
1916年復活節(jié)100周年祭: 馬克思主義之維(歐陽燦燦譯)165
[意] 安東尼奧·施特拉蒂:
美學與組織民主在社會協(xié)商中的作用(張?zhí)N艷譯)169
多維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
宋偉:
歷史與本源:馬克思美學中的審美發(fā)生問題187
章輝:
運動·比喻·語言:羅杰·斯科魯頓的音樂美學思想(二)193
許嬌娜:
美、崇高、意識形態(tài)
——伊格爾頓與齊澤克審美意識形態(tài)理論比較研究212
學術訪談
Yu Qi, Fabio Vighi and Heiko Feldner:
An Interview with Fabio Vighi and Heiko Feldner227
李璇、余曉宇:
《烏托邦》500年,來聽聽王杰教授怎么講238
書評與學術動態(tài)
[美] 皮特·E.戈登:
一本聚焦于卡爾·馬克思本人而非馬克思主義的新視角的傳記
——評《卡爾·馬克思:偉大與幻象》(丁旭譯)243
薛富興:
情于深處可立命
——讀徐碧輝《美學何為——現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47
伍世昭:
美學原理建構及其美學啟迪
——評柯漢琳《美學原理》255
石甜:
比利時魯汶大學“我們時代的烏托邦”會議綜述264
漆飛:
“批判美學:從現代主義到當代藝術”高級研修班綜述272
翁志丹:
楊成寅教授追思會會議綜述285
王建剛:
中華美學學會馬克思主義美學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綜述292
創(chuàng)意、批評與全球化
——第六屆國際馬克思主義美學論壇會議通知295
關于《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出版20周年紀念號征稿啟事297
關于招收“當代美學問題與當代藝術批評”方向的博士后研究
人員公告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