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作家蒲松齡所著《聊齋志異》,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奇葩。問世300多年來,該書流傳甚廣,飲譽中外,婦孺皆知,但真正通讀全書并讀懂原文的人并不多。文言文、不分類、缺評語,是令現代人難以走進這部名著的3只欄路虎。為打掉3只欄路虎,讓《聊齋》重返民間,王詠賦(網名“紅廟老王”)耗時8年,編著了這部《聊齋志異精裝分類全評本》。書中包含6大創(chuàng)新:1.分類,采用獨創(chuàng)的分類標準,依照主要角色的身份屬性,將全書497篇作品分為鬼、神、人、妖四大類,每一類為一集,分別是《鬼魂集》《神仙集》《人世集》《妖怪集》。2.分段和分節(jié),在原文一字不易的前提下,增加段落數量,使作品顯得層次分明、脈絡清晰、輕快易讀。3.添加“副題”,用四五個字做“副題”,放在原題后面,提示作品內容,方便讀者識別和記憶。4.采用“夾注”,即在生僻字詞后面加括號,標注讀音和含義。5.給無主語句加主語,使其變成完整句,以減少誤讀、誤解。6.點評,為每篇作品寫一篇評語,用當代人的眼光、語言來品評這部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