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馬/列/毛/鄧經典理論智本論(全3冊)

智本論(全3冊)

智本論(全3冊)

定 價:¥198.00

作 者: 俞鼎起 著
出版社: 中國經濟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3642552 出版時間: 2017-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94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智本論》三卷本從重讀《資本論》破題,結合世界發(fā)展趨勢和中國經濟現(xiàn)實,抽絲剝繭,對人類經濟活動進行系統(tǒng)、深刻的思辨。既推崇《資本論》的偉大理論貢獻,又客觀剖析《資本論》創(chuàng)作的條件缺陷和歷史局限,著重研究了思想創(chuàng)造在社會經濟發(fā)展中的源頭性、主導性和決定性作用,揭示了當代經濟運行和增長的客觀規(guī)律?!≈骼^承性地發(fā)展了“勞動價值論”“效用價值論”和“供求價值論”等,系統(tǒng)地創(chuàng)立了“思想價值論”。提出“價值是對人類生存、生活和發(fā)展的作用與意義,商品價值量由凝結其中的思想成果決定,價值是心理量而不是物理量”。以基石再造為起點構建了現(xiàn)代經濟理論大廈。 指出“商品構成三要素:物質、能量和思想(科技、文化等),唯有思想創(chuàng)新是價值增值的源泉”。闡釋了思想市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構建了智果經濟理論體系,揭示了“智能、智慧、智量 ”的價值創(chuàng)造功能,強調“皈依厚道品性,走向共生文明”?!八枷雰r值論”照亮創(chuàng)新路,踐圓中國夢,展示未來世界無限美好的前景。

作者簡介

  俞鼎起,筆名錢江,男,1958年3月出生,浙江永康人。是1977年中國招生制度改革后考取的首屆大學生,就讀于浙江師范大學物理系;1984年秋開始在杭州大學馬列室系統(tǒng)學習政治經濟學;1995年9月考取浙江行政學院經濟學專業(yè)在職研究生?,F(xiàn)供職于中共浙江省委黨校、浙江行政學院。 作者長期從事經濟學、管理學和價值理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先后在《中國改革》《中國行政管理》《中國發(fā)展觀察》《領導科學》《人民日報》《學習時報》等雜志和報紙上發(fā)表文章30余篇;完成國家人社部課題1項并獲優(yōu)秀成果獎,完成浙江省級社科課題2項,完成《項目制管理研究》等重要課題3項;參與合著書作5部?!∽髡吡⒅緞?chuàng)立反映新時代新經濟客觀規(guī)律的經濟學理論體系。三卷本《智本論》是作者三十余年調查、體悟和研究的心血結晶。

圖書目錄

目 錄
卷一
第一篇 勞動論
開篇詞 /
第一章 重讀《資本論》 景仰馬克思
第一節(jié) 傾心力作成為不朽巨著 /
第二節(jié) 經濟發(fā)展超越一些經典論斷 /
第三節(jié) 勞動觀與自然觀 /
第四節(jié) 繼承大師創(chuàng)新理論 /
第二章 勞動起源及與自然的關系
第一節(jié) 人類勞動起源 /
第二節(jié) 人類勞動與自然的關系 /
第三節(jié) 勞動觀與自然觀 /
第三章 勞動類型和勞動計量
第一節(jié) 勞動概念新解 /
第二節(jié) 人的勞動類型 /
第三節(jié) 勞動指標與效率方程 /
第四節(jié) 勞動計量和績效評估 /
第四章 勞動器官與勞動方式
第一節(jié) 勞動環(huán)節(jié)與器官運用 /
第二節(jié) 現(xiàn)代勞動的主流方式 /
第三節(jié) 人類勞動演變及發(fā)展趨勢 /
第五章 腦體關系與勞動本質
第一節(jié) 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強度等級 /
第二節(jié) 腦力與體力剝離分析:思維兩段結構理論 /
第三節(jié) 智能活動是人類勞動的本質特征 /
第二篇 思想論
開篇詞 /
第六章 思想論基本概念
第一節(jié) 思想與思想論 /
第二節(jié) 思想成果類型 /
第三節(jié) 思想與相關概念 /
第七章 創(chuàng)新思維的主體特質
第一節(jié) 人腦是思想產生的生物基礎 /
第二節(jié) 思維與概念符號 /
第三節(jié) 思維主體及相關因素 /
第八章 思想創(chuàng)新的規(guī)律與方法
第一節(jié) 創(chuàng)造性思想的特征和類別 /
第二節(jié) 思想創(chuàng)新過程 /
第三節(jié) 創(chuàng)新思維的相關因素 /
第四節(jié) 思想創(chuàng)新理論 /
第九章 思想表達和傳播
第一節(jié) 思想表達 /
第二節(jié) 思想傳播 /
第三節(jié) 思想傳播的規(guī)律 /
第四節(jié) 思想傳承 /
第十章 思想作用和實現(xiàn)
第一節(jié) 實踐體驗與思想作用 /
第二節(jié) 思想作用類型與作用線路 /
第三節(jié) 思想表達和實現(xiàn)的形式 /
第十一章 思想價值評估
第一節(jié) 思想價值的特征 /
第二節(jié) 思想成果的度量指標 /
第三節(jié) 思想價值體系 /
第四節(jié) 思想價值評估的原則與方法 /
卷二
六 思想價值論
開篇詞 /
第一章 現(xiàn)代消費與需求變遷
第一節(jié) 現(xiàn)代消費解構 /
第二節(jié) 消費結構變因分析 /
二 需求變化導致消費轉型 /
第二章 經濟變局呼喚理論創(chuàng)新
第一節(jié) 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嬗變 /
第二節(jié) 新經濟減輕了物質依賴 /
第三節(jié) 經典理論陷入現(xiàn)實困境 /
第三章 價值概念重構
第一節(jié) 商品價值內質窺探 /
第二節(jié) 商品價值實體:新三要素論 /
第三節(jié) 價值概念重構準備 /
第四節(jié) 價值概念和總公式 /
第四章 思想價值論原理
第一節(jié) 思想價值論基本原理 /
第二節(jié) 思想價值論的普適性 /
第三節(jié) 思想價值論的創(chuàng)立背景和重大意義 /
第五章 思想價值論實證與運用
第一節(jié) 思想決定產品 /
第二節(jié) 思想是金 /
第三節(jié) 思想價值論的一些觀點 /
第四節(jié) 思想價值論語境下《世界經濟發(fā)展宣言》解讀 /
第六章 價值增值原理
第一節(jié) 價值增值過程分析 /
第二節(jié) 商品價值增值方式 /
第三節(jié) 價值增值原理推論 /
第四節(jié) 價值增值的產業(yè)特點 /
三 創(chuàng)新是價值增值的根本源泉 /
第七章 統(tǒng)一價值論
第一節(jié) 天然物與人造品的價值統(tǒng)一 /
第二節(jié) 文化產品與物質產品的價值統(tǒng)一 /
第三節(jié) 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價值統(tǒng)一 /
第四節(jié) 事務處理與生產作業(yè)的價值統(tǒng)一 /
第五節(jié) 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的價值統(tǒng)一 /
第六節(jié) 經驗積累與知識儲備的價值統(tǒng)一 /
第八章 思想價值論的實踐觀
第一節(jié) 思想價值論的認識論 /
第二節(jié) 思想價值論的實踐觀 /
第三節(jié) 處事能力與操作技能 /
第九章 勞動大眾是思想創(chuàng)新的基本主體
第一節(jié) 思想與勞動的關系 /
第二節(jié) 大眾勞動及其價值創(chuàng)造 /
第三節(jié) 勞動者素質與價值創(chuàng)造能力 /
卷三
第四篇 智果經濟論:走向共生文明
開篇詞 /
第一章 驚喜:智果經濟應運而生
第一節(jié) 從知識經濟到智果經濟 /
第二節(jié) 智果經濟的價值本質 /
第三節(jié) 商品內含智果價值分析 /
第二章 崛起:智果經濟展現(xiàn)光明前景
第一節(jié) 各類商品中的智果 /
第二節(jié) 智果產業(yè)的價值分析 /
第三節(jié) 智能無限決定智果經濟無限 /
第三章 揭秘:智果經濟運行規(guī)律
第一節(jié) 智果經濟的運行特征 /
第二節(jié) 市場功能的現(xiàn)代擴展 /
第三節(jié) 智果經濟時代營銷新理念 /
第四節(jié) 智果經濟的收益分配 /
第四章 智源:人才及其創(chuàng)新能力培育
第一節(jié) 人才是智果創(chuàng)造的主力軍 /
第二節(jié) 人才素質與類型 /
第三節(jié) 人才使用和人崗匹配 /
第四節(jié) 人才價值評估 /
第五節(jié) 人才培育與資金投入 /
第五章 創(chuàng)新:遵循規(guī)律講究方法
第一節(jié) 智果類型 /
第二節(jié) 智果智造 /
第三節(jié) 創(chuàng)新的要義、歷程與模式 /
第四節(jié) 智造的條件和因素 /
第五節(jié) 創(chuàng)新的方法 /
第六節(jié) 創(chuàng)新的制度保證 /
第七節(jié) 創(chuàng)新的注意事項 /
第六章 新論:資本和智本的功能
第一節(jié) 資本再認識 /
第二節(jié) 投資思想決定資本增值 /
第三節(jié) 智本成為核心競爭力 /
第七章 經略:中國經濟與宏觀調控
第八章 反?。撼跫壥袌鼋洕沸耘?br />第九章 共生:培育厚道經濟品性
第十章 天問:人類將走向何方
第十一章 覺醒:主動轉向共生文明
第十二章 民求:人類安全與和平發(fā)展
主要參考文獻 /
后記 /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