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古籍/國學國學著作譯學發(fā)展與流派研究

譯學發(fā)展與流派研究

譯學發(fā)展與流派研究

定 價:¥42.00

作 者: 鄭晶,歐琛 等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當代外語研究論叢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313139450 出版時間: 2015-11-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9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譯學發(fā)展與流派研究》是“當代外語研究論叢”之一,主要特點與創(chuàng)新體現(xiàn)于不僅僅著眼于微觀層面的翻譯研究,即局限于文本對比、翻譯方法和譯文探討等方面,而是將微觀研究與宏觀研究有機地相結(jié)合,既剖析作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的翻譯活動的發(fā)展歷程及其與社會背景的關(guān)聯(lián)性,又探討作為一種思維過程的翻譯活動的諸多要素及其相互制約性,還著眼于各大翻譯流派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成果的綜合與對比。最后針對翻譯教學(包括筆譯教學和口譯教學)的發(fā)展歷程與模式革新開展討論,提高研究的實用性價值。

作者簡介

暫缺《譯學發(fā)展與流派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篇 縱向歷史延承
第1章 西方翻譯歷程探析
1.1 古代時期西方翻譯(公元前3世紀中葉~公元6世紀)
1.2 中世紀時期西方翻譯(公元8世紀~公元13世紀)
1.3 文藝復興時期西方翻譯(公元14世紀~20世紀上半葉)
1.4 現(xiàn)代時期西方翻譯(20世紀中葉至今)
第2章 中國翻譯歷程探析
2.1 第一次翻譯高潮(東漢~北宋)
2.2 第二次翻譯高潮(17~18世紀)
2.3 第三次翻譯高潮(鴉片戰(zhàn)爭~“五四”前期)
2.4 第四次翻譯高潮(“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
2.5 第五次翻譯高潮(新中國成立至今)
第3章 西方譯論發(fā)展探析,
3.1 西方譯論研究主線.
3.2 古典譯論研究期(公元前3世紀~公元4世紀末)
3.3 古代譯論研究期(中世紀~17世紀)
3.4 近代譯論研究期(17世紀后期~19世紀末)
3.5 現(xiàn)代譯論研究期(20世紀至今)
第4章 中國譯論發(fā)展探析
4.1 傳統(tǒng)翻譯研究(公元224年~20世紀50年代)
4.2 現(xiàn)代翻譯研究(20世紀60~80年代)
4.3 當代翻譯研究(20世紀90年代至今)
第二篇 橫向本質(zhì)屬性
第5章 翻譯本體屬性探析
5.1 翻譯詞源簡析
5.2 語言學派本體屬性研究
5.3 文藝學派本體屬性研究
5.4 交際學派本體屬性研究
5.5 文化學派本體屬性研究
5.6 其他學派本體屬性研究
第6章 翻譯基本特征探析
6.1 翻譯的主要類別
6.2 微觀范疇研究要素
6.3 宏觀范疇研究要素
第三篇 語言學翻譯觀
第7章 前語料庫翻譯研究
7.1 前語料庫階段研究特點
7.2 結(jié)構(gòu)主義學派翻譯研究
7.3 功能交際學派翻譯研究
7.4 語用分析學派翻譯研究
第8章 語料庫翻譯學研究
8.1 語料庫翻譯學起源探索
8.2 語料庫翻譯學研究方法
8.3 語料庫類型及作用
8.4 語料庫的應(yīng)用價值
第9章 翻譯教學實踐研究
9.1 翻譯教學之目的與功能
9.2 傳統(tǒng)教學之成果與不足
9.3 新型翻譯教學模式探索
第四篇 非語言學視角
第10章 語文學派翻譯研究
10.1 語文學派發(fā)展歷史
10.2 語文學派研究視角
10.3 語文學派研究特點
10.4 語文學派研究實例
10.5 語文學派之局限性
第11章 文化學派翻譯研究
11.1 文化學派發(fā)展歷史
11.2 文化學派研究視角
11.3 文化學派研究特點
11.4 文化學派研究實例
11.5 文化學派之局限性
第12章 社會學派翻譯研究
12.1 社會翻譯學起源探索
12.2 社會翻譯學概念界定
12.3 社會翻譯學框架體系
12.4 翻譯的社會傳媒功能
附錄
漢英術(shù)語對照與索引
Research Proposals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