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論壇】
新思想文化的內在張力及其沖突——中國百年新思想文化運行規(guī)律初探之
本土語境中“后革命氛圍”的思想辨析
“過渡”的年代標記——重審1970年代的記憶與文學史
報告文學作為“文學之一種”的當代意義
魯迅思想“向左轉”的主要原因探析
【戲劇研究】
1930年代戲劇創(chuàng)作:“大寫”國民的三副面孔
新世紀以來孟京輝戲劇的網絡接受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傳統(tǒng)中華文化與現(xiàn)代華文文學】
主持人語:華文地方書寫與中華文化散布
從瞎眼里看見地獄在絕壁上尋找生路——論陳應松作品中的罪與贖
論馬華散寓作家黃錦樹的故鄉(xiāng)書寫
香港三代譜系敘事
【地域文化與文學】
民國南京:文化保守主義傳統(tǒng)的建立及其文學影響
地域文化與當代南京文學生態(tài)——以幾個文學現(xiàn)象為例
民間文學視野下的浙東漁故事及整理保護
【臺港海外形聲】
“副刊人間”:另一種認知現(xiàn)場
1950年代臺灣文學中的“趣味”
【中外文化交流與文學比較】
外籍漢譯與中國現(xiàn)代革命文學觀的形成——由《蘇俄的文藝論戰(zhàn)》說開去
維護良知的沉默——由引玉版《從蘇聯(lián)回來》的譯本說起
【博士論文選粹】
論路遙的“文革”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