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是我國東部海域難得一見的“海島植物園”,地帶性植被保存良好,群落類型多樣,植物種類繁多,是開展中亞熱帶海島植被結構、功能和演變過程,以及海島植被恢復研究的理想對象。本書是基于近年來野外調查和實驗研究所獲得的部分成果。全書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普陀山植被類型、分布與歷史變遷,共4章,包括植被區(qū)系特征、植被分類與群落特征、植被制圖、演替特征與歷史變遷狀況;第二部分介紹了普陀山植物群落多樣性與種群結構,共4章,包括植物群落多樣性、種間關系、植物生態(tài)指示值和生態(tài)種組特征,以及優(yōu)勢種的種群結構及其動態(tài);第三部分介紹了普陀山植被的生態(tài)功能,共4章,包括植被的碳儲量和周轉、微氣候調節(jié)、水源涵養(yǎng)、景觀美學和旅游服務功能;第四部分介紹了普陀山植被的保育、恢復與管理,共4章,包括古樹名木資源和保護、佛教植物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植被恢復與改造實踐,以及植被資源的管理與經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