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危機與中國的宏觀審慎政策——影響與對策研究》為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國際金融危機與中國的宏觀審慎政策研究”(編號12AJL10)的主要成果。內容分為三篇:第一篇是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效應研究,首先概述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及其后果,然后利用一個改進的開放經濟DSGE-VAR模型測量了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效應,以及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中國的溢出效果;模擬了在開放經濟環(huán)境下中國貨幣政策和財政刺激政策的效果。第二篇為中國宏觀審慎政策的工具選擇與制度框架研究,介紹了有關金融危機的各種假說和理論模型,回顧了歷史上發(fā)生的重要金融危機的成因和教訓,然后綜述了國際金融危機后各國特別是英國、美國、歐元區(qū)和新興市場國家對金融監(jiān)管制度采取的改革措施及建立的宏觀審慎政策制度框架。我們構建了中國國家金融壓力指數和金融條件指數,用以測量和評估中國金融系統(tǒng)的不穩(wěn)定性。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中國宏觀審慎政策的工具選擇和制度框架建議。第三篇是有關中國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政策的關系研究。我們建立了一個包含銀行部門,具有中國貨幣政策獨特特點的封閉經濟體DSGE模型。研究結果表明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政策在中國既可能是互補的,也可能是沖突的,這取決于兩種政策的工具選擇組合。最后,我們提出了一個包含50個變量的中國金融穩(wěn)定監(jiān)管指標系統(tǒng)。連續(xù)監(jiān)測這些指標與其長期趨勢或者標準目標值的偏離,就可以及時發(fā)出預警信號,及時采取政策措施,以確保中國金融體系的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