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我們一周上班5天的辦公室也有歷史?跟著本書,一窺辦公室迷人的歷史吧。 從美國小說家赫爾曼?梅爾維爾的《錄事巴托比》,到美劇《辦公室》(The Office),從傳統(tǒng)的賬房,到20世紀中期的“速記池”,再到如今Google式的開放辦公空間,雇員階層的工作場所不停轉變。薩瓦爾借用大量通俗易懂的文獻材料,用平實客觀的文字記錄了這一演變歷程。 另一方面,薩瓦爾詳細敘述了自1860年代起,試圖締造辦公室文化的設計師、社會學家,以及企業(yè)管理人等對“辦公空間、辦公工具與人關系”的不同理解和構想,以此來思考雇員階層在動蕩起伏的社會思潮和經濟形勢下,搖擺不定的命運:他們既不屬于工人階級,也不屬于持有資本的精英階層,像鐘擺一樣,尋找著自身定位。最后,薩瓦爾也對新興的“知識階層”的前途、辦公室的未來做出了新的展望。 此外,書中還圍繞著辦公室工作環(huán)境展開了幾個重要話題的討論,如白領階層的崛起、女性的覺醒和職場困境、白領與藍領的關系、資本主義雇傭關系的新發(fā)展。 本書從泰勒的科學管理、德魯克的“知識工作者”概念到影視小說、流行文化,剖析上班族的生存之道與自我認同,從賬房、摩天大樓到開放辦公空間,觀察辦公室與建筑設計、社會變遷、心理學、企業(yè)文化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