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論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4)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4)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4)

定 價:¥56.00

作 者: 李怡,毛迅 著
出版社: 巴蜀書社
叢編項: CSSCI來源集刊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53109732 出版時間: 2018-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42 字數:  

內容簡介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4)》力圖通過現代文化與現代文學、文學史新論、巴蜀文學重讀、對視與爭鳴、現代文學檔案等欄目,在更廣闊的學術平臺上整體把握20世紀的中國文學與文化,以強化問題意識、倡導學術銳氣,極富學術價值。

作者簡介

  李怡,男,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四川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先后出版多部學術專著,發(fā)表學術論文若干。毛迅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兼任中國高校影視藝術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等。1982年畢業(yè)于四川大學中文系,考入南京大學中文系攻讀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師承陳瘦竹、葉子銘、許志英先生等。1984年到四川大學中文系任教。近年來在廣播電視、文化產業(yè)等領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圖書目錄

— 目錄 ——特稿“中國現代文學與韓國”新文獻掃描李存光錯置的啟蒙主義者——偽滿洲國時期作家古丁論劉曉麗新視界汽笛七八樣擊柝有派別——也談魯迅作品的音樂性王培元可讀與可信:新聞散文化與文學紀實化的互鑒審思操慧高敏有限的分裂——論《走出“彼得堡”!》對上海工人作家的再評價康斌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的生存焦慮及階段性緩釋王海軍《家》的潛在文本論趙靜“大文學”視野民國游戲賦研究常威回到魯迅本身重新理解魯迅魏巍民國教育部學術評獎活動及其文學史料價值曾祥金從胡風的讀后記出發(fā)重新進入《生死場》教鶴然《自題小像》與魯迅早期的民族國家意識丁曉妮“家庭”是如何“進步”的?——試析趙樹理早期小說中的“家庭”敘事王琦郭沫若研究知識分子、城市與公共領域:郭沫若的廣州體驗及其思想轉向咸立強雙重“無產”的體驗:論1923—1925年間郭沫若的文化選擇吳辰民國文學研究論郁達夫的倫理意識與作家姿態(tài)冉華“藝術是情緒之物質底形式”——論向培良對俄蘇文藝理論的接受郭景華朱湘與新月詩派的關系考辨郝夢迪時務風氣與戊戌時期歌體詩的創(chuàng)作——以《湘報》為中心張弛論沈從文創(chuàng)作的“青島影響”郝思聰共和國文學研究到底尋到什么——以“尋根文學”為例反思當代文學話語的本土化建構李自芬幻象中的探尋:五六十年代臺港現代派詩人共同體劉奎撥開“迷霧”見草原——《草原霧》版本研究孫靜姚新勇論余華小說的創(chuàng)作歷程與創(chuàng)作風格黃華莉大轟炸圖景下的“國民詩意”——評范穩(wěn)新作《重慶之眼》李婕著述·綜述《中國現代文學編年史·第九卷》的瑕疵與補訂鄭鵬飛魯迅研究、郭沫若研究的新視野與新突破——“魯迅、郭沫若與近代以來的民族復興運動”學術研討會暨四川省魯迅研究會第五屆年會綜述胡余龍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