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一個開門揖盜的結局/房西苑
譯者序
作者的話
前言
收購各方
序幕 / 1
第1章 從標牌到納貝斯克 / 10
在公司內部斗爭中,沒有人能打敗約翰遜,每次笑到最后的都是他。
第2章 從納貝斯克到雷諾茲 / 40
威爾遜沒怎么細想就把最后這家公司給否決了,原因是他不認識對方公司的老總。于是,這個團隊建議說雷諾茲最理想的聯姻對象是納貝斯克-標牌公司,這家公司的老總約翰遜是一個開朗、討人喜歡的加拿大人。
第3章 千金散盡還復來 / 78
雷諾茲煙草公司每年的利潤就達10億美元,這足以讓約翰遜干最瘋狂的事,彌補最嚴重的失誤。“10億美元,”約翰遜常常用一種崇敬的口氣說,“這么多錢一年都花不完啊?!?br />第4章 股價大恐慌 / 105
無論約翰遜他們怎么努力,華爾街總是視而不見,股票價格還是停留在很低的水平。約翰遜懊惱地問:“我們究竟該做些什么?”
第5章 KKR的崛起 / 131
如果KKR想重新奪回在這個領域中老大的地位,它就不得不打敗這些競爭對手,而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競價。
第6章 約翰遜的決定 / 157
事實上,約翰遜也犯了與協(xié)利證券公司那些總裁同樣致命的錯誤。大多數人都堅信他們的標一旦投出,就沒有人敢和他們競爭了。
第7章 野蠻人準備行動 / 189
德崇這一華爾街陣地上的重型武器等待著一位競標者出現,貝克知道這位競標者將會是誰。
第8章 兩隊人馬 / 206
星期一早上的《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都報道說KKR即將以每股90美元的價格對雷諾茲-納貝斯克集團發(fā)起要約收購。
第9章 向垃圾債券宣戰(zhàn) / 237
他突然意識到雷諾茲-納貝斯克集團的這場收購不僅僅是一場大收購,它也不會是克拉維斯的“每周買賣”,這將是一場五年來他向世人展示垃圾債券和KKR真實面目的絕佳機會。
第10章 第一次談判 / 250
克拉維斯和科恩就像兩種不活潑的化學元素,但一接觸就會發(fā)生爆炸。
第11章 厲兵秣馬 / 283
由于克拉維斯提出了每股90美元的要約收購,管理層之前在每股75美元的價格基礎上所做的各種假設都不能用了。
第12章 第二次談判 / 307
在這場收購中,約翰遜和科恩掌握著主動權。他們不但可以看到各種各樣機密的信息,而且有管理層幫助他們分析這些數據。他們知道從哪里可以摳出錢來,哪里可以削減預算而不會影響公司的運作,還有哪些工廠可以出售而不會影響產量。這些信息是成功的必要條件,而現在克拉維斯只能在門外巴望。
第13章 事情失去了控制 / 354
約翰遜赤裸裸的貪婪加上競標者的互相傾軋,讓本已被收購者攪得心神不寧的公眾更加坐立不安。
第14章 第一輪投標 / 381
“天哪,我們對這家公司真正了解多少?”羅伯茨問道。
第15章 半路殺出程咬金 / 410
當他意識到第一波士頓那個競標方案的作用時,憤怒的克拉維斯才松了一口氣:“天哪,我們還有一次機會?!?br />第16章 第二輪投標 / 428
一開始,委員會的任務是想讓兩支隊伍互相競爭。當他們有了兩個公司之后,他們還想要第三家公司;有了第三家,就會想第四家……為了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他們想盡了辦法。如果第一波士頓和克拉維斯都沒法參加第二輪競標的話,那么委員會就別無選擇了,只能選擇約翰遜。
第17章 勝利遲遲不到 / 462
對約翰遜來說,蛇已經死了,只不過它的尾巴還在動。
第18章 兵臨城下 / 482
房間里的每一個人都知道這次收購成功與否,甚至整個行業(yè)的命運都取決于這次出價了。多一分或少一分都可能造成天壤之別。現在投標價格已經達到了新高,光靠價格大戰(zhàn)肯定是不行的。
尾聲 / 515
后記 / 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