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他于1879年出生在德國烏爾姆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母均為猶太人),1900年畢業(yè)于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1905年創(chuàng)立狹義相對論。1915年創(chuàng)立廣義相對論。1955年4月18日去世,享年76歲。 作序者介紹 弗里曼?戴森 (Freeman Dyson),1923年12月生,美籍英裔數學物理學家,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自然科學學院榮譽退休教授。 戴森早年在劍橋大學追隨著名的數學家G.H.哈代研究數學,二戰(zhàn)結束后來到美國康奈爾大學,跟隨漢斯?貝特教授。他證明了施溫格和朝永振一郎發(fā)展的變分法方法和費曼的路徑積分法的等價性,為量子電動力學的建立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1951年他任康奈爾大學教授,1953年后一直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 弗里曼?戴森的名字在中國也許已經不陌生。作為一個杰出的作家,他有廣泛的讀者。他有好幾本著作被譯成中文,如《宇宙波瀾》《全方位的無限》、《想象中的世界》等。想必很多讀者都為戴森的文筆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