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觀看:在多義中搜尋圖像的本義
1 《最后的晚餐》:圖像的形式與意義
1.1 《最后的晚餐》的前圖像志描述
1.2 《最后的晚餐》圖像志分析
1.3 《最后的晚餐》圖像學分析
1.4 總結
2 吉祥紋樣:觀念與符號的共建
2.1 吉祥觀念與轉譯
2.2 吉祥紋樣符號解讀
2.3 總結
3 雅集:圖像后的物質、精神與社會文化
3.1 古代文人雅集圖像
3.2 食具與飲食:雅集的物質文化
3.3 “四美具,二難并”:雅集的精神文化
3.4 侍奉與等級再現(xiàn):雅集圖像的社會意義
3.5 總結
4 裸體:觀看的權力
4.1 凝視與一瞥
4.2 旁觀與偷窺
4.3 裸體與裸像
4.4 總結
5 皮影地獄圖像:圖像與文本的互補
5.1 經典的地獄圖像描述
5.2 地獄圖像描述
5.3 圖式特征及對佛籍文本的修正
5.4 皮影戲中地獄圖像的思維特征
5.5 總結
6 虛擬現(xiàn)實:電子媒介的陷阱
6.1 娛樂至死:波茲曼的電子媒介批判
6.2 擬境的本質:主體間性
6.3 變形的觀看
6.4 虛擬圖像傳播的危機
6.5 總結
7 性的覺醒:女性主義的視角
7.1 女性主義的崛起
7.2 消費的身體
7.3 《人·鬼·情》:撕裂的人生與內心
7.4 總結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