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碳捕獲與封存立法研究/西政文庫》遵循“理論探討一實證考察一本土分析一制度構建”的研究邏輯與路徑,通過對碳捕獲與封存問題的立法和實踐考察,綜合考量立法對碳捕獲與封存的規(guī)制基礎,并借助對世界各國碳捕獲與封存立法的現狀及問題,從立法理念、立法原則、標準體系建設、基本制度框架等領域提出了系統(tǒng)性的對策建議?!吨袊疾东@與封存立法研究/西政文庫》的研究認為,對碳捕獲與封存進行立法規(guī)制的核心和關鍵在于處理好項目的所有人、執(zhí)行人、征管者和第三方的利益關系,需要做到各利益主體法律地位和權利歸屬明晰、各方利益平衡、責任分配合理。而在具體的制度建構層面,則應將碳捕獲預留制度、申請許可制度、環(huán)境影響評估制度、風險預防制度、責任追究制度、責任轉移制度、融資激勵制度等作為主要范疇?;蛟S,這一簡短的總結和歸納仍無法勾勒出《中國碳捕獲與封存立法研究/西政文庫》的全部學術思想和觀點,亦無法涵蓋我和所有課題組成員對《中國碳捕獲與封存立法研究/西政文庫》所傾注的感情和付出的努力,但我想,“積小流方能成江海,積跬步方可至千里”,《中國碳捕獲與封存立法研究/西政文庫》哪怕只有某一方面能夠助力于建構碳捕獲與封存的法律框架體系,能夠推動碳捕獲與封存項目在我國的廣泛認同、觀念普及和有效實施,便已是一個了不起的“一小步”?!吨袊疾东@與封存立法研究/西政文庫》雖是一個偏理論性的課題成果,卻也嘗試盡可能地“接地氣”。在課題寫作和資料采集過程中,課題組成員曾集中或分次前往重慶、天津、連云港等地調研重慶合川雙槐電廠、華能綠色煤電天津IGCC電廠示范工程項目、連云港清潔能源科技示范項目相關碳捕集裝置的配置情況與監(jiān)管狀態(tài),確保本課題的相關建議能夠直接助力于碳捕獲與封存技術在以火電廠為代表的相關產業(yè)中的實踐運行。我始終認為,在科教興國作為國家戰(zhàn)略的背景下,我們對法律問題的研究不能故步自封,應找到法律、技術與實踐問題的契合點,使得法律在對技術風險進行規(guī)制的同時,也發(fā)揮其在促進技術研發(fā)和示范、加強部門合作推廣運行、強化協同監(jiān)管中的作用。就此而言,讓碳捕獲與封存立法問題引起國家、政府部門和相關組織的重視,亦是《中國碳捕獲與封存立法研究/西政文庫》想要達到的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