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中國天文學起源與早期發(fā)展:一個多世紀的話題
節(jié) 關于《尚書·堯典》的研究
第二節(jié) 關于二十八宿起源的研究
第三節(jié) 干支起源及其與陰陽五行的關系
第四節(jié) 關于五星觀測與五行學說的研究
第五節(jié) 天文考古學的研究
第六節(jié) 中國天文學與其他古文明天文學在起源上的關系
第二章 考古發(fā)現與文獻記載之間:從大汶口符號文字到陶寺觀象臺
節(jié) 大汶口刻畫符號文字
第二節(jié) 文獻中的太昊與少昊
第三節(jié) 關于大汶口文化屬性的討論
第四節(jié) 《尚書·堯典》與中國天文學體系的確立
第五節(jié) 陶寺觀象臺與《尚書·堯典》的關系
第六節(jié) 陶寺觀象臺與更早的傳統(tǒng)
第七節(jié) 大汶口刻畫符號余論
第三章 考古發(fā)現與文獻記載之間:長江流域的兩種天文觀測試探
節(jié) 良渚文化匯觀山祭壇與日出方位觀測
第二節(jié) 良渚文化瑤山祭壇與日出方位觀測
第三節(jié) 另一種觀測傳統(tǒng):大火星的觀測
第四節(jié) 新石器時代長江中游大火星的觀測條件
第四章 流行觀念與史實之辨:從“年”的由來說開
節(jié) 關于“年”及過年之由來的當代傳說
第二節(jié) 古文獻及出土文字材料中的“年”
第三節(jié) “年是一種怪獸”之說的真正由來———臘祭、儺與山臊
第四節(jié) 對于“年的由來的傳說”的反思
第五章 方圓之辨:中國天文學史上的謎題之一——“天圓地方”
節(jié) 若干基本認識問題
第二節(jié) 天圓地方的古代文獻記載
第三節(jié) 近人對古代天圓地方觀的論定
第四節(jié) 對“天圓地方”的再檢視
第五節(jié) 從空間認知發(fā)展看“天圓地方”觀來源
第六節(jié) 關于地方的訛誤
第六章 里寸之間:中國天文學史上的謎題之二——— “日影千里差一寸”
節(jié) “日影千里差一寸”的早期文獻記載
第二節(jié) “千里差一寸”中的“里”與“尺”(“寸”)
第三節(jié) 一寸與千里———陶寺與王城崗
第四節(jié) 史實的還原
第七章 中國文明早期對于大范圍地理距離的認知
節(jié) 大地28000—26000 里的文獻記載
第二節(jié) 28000—26000 里與中原所在地歐亞大陸東西南北實際距離
第三節(jié) 太章豎亥步四極
第四節(jié) “28000—26000 里”與“五服”的契合
第五節(jié) 看似巧合、實非巧合
第六節(jié) 早期的“四海”
第八章 關于牙璋的一種猜
節(jié) 牙璋之名
第二節(jié) 牙璋的出土地點及分類
第三節(jié) 對牙璋用途的已有討論
第四節(jié) 筆者對于牙璋用途的猜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