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習得是語言學領域的一個熱門話題, 而漢語方言的語音習得,問津者甚少。作者在現(xiàn)代漢語方言學、語音學和非線性音系學理論的基礎上,借鑒其它語言的研究,結合上海話的語音特點,建構了一套上海話的音系結構模式。綜合多方面的因素,如兒童的認知能力、參與調查的可行性以及由于年齡的局限而造成的被調查時間的局限性等,研究者設計了一套兒童詞匯調查表,并通過實地調查,運用圖片命名等方法收集了117個一歲到六歲上海兒童的語音數(shù)據(jù)。以上海話音系模式為基礎,通過語音轉寫、聲學處理等方法對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分析,歸納總結習得過程中出現(xiàn)的音系錯誤模式,并探究音段習得年齡、音系單位習得的順序以及音系處理。本研究為普遍音系習得提供了一個吳語習得的個案,同時也為漢語方言習得提供了一些新的研究模式,拓寬了該領域和相關領域研究的廣度與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