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中國文化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第二輯)

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第二輯)

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第二輯)

定 價:¥72.00

作 者: 謝清果,鐘海連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10864568 出版時間: 2017-12-01 包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40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以“中國古代政治傳播研究”為主題,邀請中國傳媒大學青年新銳白文剛博士主持,彰顯出中國學者致力于在借鑒西方概念理論的基礎上,從中國政治文明的實踐出發(fā),創(chuàng)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中國政治傳播研究學派的努力。侯月娟博士主持大眾傳媒與文化創(chuàng)新,力圖探討中華文化在大眾傳媒中的呈現(xiàn)方式,以期 更有效地傳播中華優(yōu)秀文化。王仙子博士主持華夏文明傳播研究,旨在深挖中華文化中的傳播智慧,將前輩學者開創(chuàng)的“華夏傳播研究”領域發(fā)揚光大。臺灣世新大學的林承宇博士敏銳地把握當代傳播學教學中的翻轉課堂新實踐,主持翻轉華人高教傳播課程,大有帶領風氣之先的態(tài)勢。長江師范學院的楊玉英教授發(fā)揮多年從事中華經(jīng)典外譯研究的豐富經(jīng)驗,主持中華經(jīng)典外譯與文化傳承研究,既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當代創(chuàng)意傳播方式,又關注《孫子兵法》《老子》在英語世界的譯介情況,開闊了我們的眼界。

作者簡介

  謝清果,哲學博士,歷史學博士后,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廈門大學傳播研究所所長,美國北卡大學訪問學者,福建省高校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 鐘海連,南京大學哲學博士,副編審,現(xiàn)任中鹽金壇公司副總經(jīng)理、企業(yè)文化部部長。研究方向:中國管理哲學,企業(yè)文化,道家哲學,儒道哲學比較。主要學術兼職:南京大學商學院MBA兼職導師,南京大學管理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華管理文化》叢書副主編、《段玉裁全書》編委、《宏德學刊》編委。

圖書目錄

目 錄

 

一、中國古代政治傳播研究(主持人:白文剛)

簡論中國古代核心價值觀傳播的經(jīng)驗啟示  白文剛 5

中國古代宣傳策略與現(xiàn)代廣告—以幾個古代宣傳案例為中心 陳 謙 14

延安《解放日報》改版與中國共產(chǎn)黨宣傳體制的構建 張露璐 28

韓非政治傳播觀念析論  王鶴瑾 38

中華文化中“風”與諷的傳播閉環(huán)模式  李婕雯 48

 

二、華夏文明傳播研究(主持人:王仙子)

《孟子》誠傳播思想 王仙子 61

“一帶一路”背景下鄉(xiāng)土文化的現(xiàn)代轉型與傳播創(chuàng)新—基于甘肅

“通渭小曲”的調查  姜 鵬 72

從媒體互動視角看臺灣布袋戲媒介形象的蛻變—以《中國時報》

相關報道為例 沈毅玲 83

 

三、大眾傳媒與文化創(chuàng)新研究(主持人:侯月娟)

新媒體語境下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理念創(chuàng)新研究   王永亮 101

文化底蘊的影像表征:我國電視高端訪談節(jié)目的語言品格分析  鄧文卿 106

互動與轉型—廣播媒介與社會變遷的雙向作用探析 連新元 113

真人秀節(jié)目對于社會文化的建構意義及傳播策略探析—以湖南

衛(wèi)視《真正男子漢》第一季為例  李  丹 118

基于文化視角的電視編輯再審視  宋世靜 123

移動傳播時代滬臺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比較研究  王 瑩 王 月 127

 

四、“一帶一路”的傳媒文化研究(主持人:朱丹紅)

德國媒體視閾下的“一帶一路”解讀  蔡馥謠 137

軟實力整合傳播:“一帶一路”倡議下“民心相通”的實現(xiàn)路徑  王  祎 154

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與廣告產(chǎn)業(yè)合作研究初探  張  璠 166

 

五、中華經(jīng)典外譯研究(主持人:楊玉英)

非語言符號與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傳承發(fā)展—以地球村千年吉祥琴

綜合性文化藝術創(chuàng)意活動為例   曾  昂 177

《孫子兵法》百年英譯研究—以圖書出版為中心  蘇桂亮 李文超 187

馬王堆老子《道德經(jīng)》 (香港)劉殿爵著 楊玉英譯 206

 

六、翻轉華人高教傳播課程研究(主持人:林承宇)

翻轉高等教育傳播課程:從“課程”到“課群”的理念與實踐(臺灣)林承宇 229

技術導向課程在課群中扮演的角色:計算機與信息科技

課程實踐研究 (臺灣)張伯謙 244

PBL 取向的媒體識讀課程與課群共構的規(guī)劃與實踐 (臺灣)陳一香 256

主動聆聽感知、擁抱真實社會:新聞系專業(yè)課程的

翻轉與改變 (臺灣)陳澤美 265

傳播學門跨領域課程教學的行動研究:媒體教育基礎

課程的實驗(臺灣)張煜麟 284

 

七、賢文化與組織傳播(主持人:鐘海連)

CIS 中的傳統(tǒng)文化應用及其對企業(yè)文化建設的影響因子分析—以中鹽金壇

為例 徐 瑩 301

作為“實學”的“心學”—試析湛若水的工夫論及其思想史意義  戴 黍 318

 

八、鹽文化傳播研究(主持人:鄭明陽)

“鹽梅”作為食材在文化傳播中的內涵延伸 劉曉民 329

《人民日報》鹽業(yè)新聞報道的敘事模式演變(1949—2000)   鄭明陽 336

 

九、國學新知(主持人:鐘海連)

德之基,德之辨—履、困二卦之管見  管國興 347

“天倫”與“人倫”:儒家倫理建構的兩維   王  進 353

在“圣人”與公理之間—康有為認識自由思想簡論   蔡志棟 366

 

十、學術動態(tài)(主持人:謝清果)

聚珍匯寶 獨辟新徑—評大型叢書《中華圖像文化史》  王  燦 379

媽祖文化研究的傳播學新視角   陳沛達 38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