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朝暉 讓馬克思主義美學在開源中實現傳承與創(chuàng)新——《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第20卷第2期序言
卷首語
第六屆國際馬克思主義美學論壇專稿
王 杰 中國悲劇人文主義的形成與發(fā)展——關于中國審美現代性的一項研究
[德]海科·費爾德納[意]法比奧·維吉 資本主義的有限性及對此的倒錯性否認(許嬌娜、黃漫譯)
向 麗 創(chuàng)意、批評與全球化——第六屆國際馬克思主義美學論壇綜述
第五屆國際馬克思主義美學論壇專稿
[美]泰勒斯·米勒 表現主義烏托邦:布魯諾·陶特、玻璃建筑和城市的消融(連晨煒譯)
趙 臻 烏托邦世界的敵人及其克服——政治哲學視角下的《瘋狂動物城》
Wang
Jie, Kevin B. Anderson Defending
Humanism:Utopia
and Marxism— An interview with Kevin B. Anderson
審美資本主義研究
[法]雅克·朗西埃 審美維度:美學、政治、知識(謝卓婷譯)
[美]卡羅·托格納托 財政整頓的美學(徐玉明譯)
舒開智 審美正義:審美資本主義時代的美學問題
劉泰然 視覺經驗與中國品味:審美資本主義時代的美學問題
謝卓婷 “結構性”的開端——阿爾都塞對朗西埃思想的早期影響
東歐馬克思主義美學文獻整理與研究專欄
傅其林 主持人語
[斯洛文尼亞]列夫·克雷夫特 審美馬克思主義:南斯拉夫時期及解體之后(黃漫、許嬌娜譯)
[俄]安德雷·梅丹斯基[芬蘭]韋薩·奧伊蒂寧 米哈伊爾·里夫希茨:一位神秘難解的馬克思主義者(陳春莉譯)
[南斯拉夫]丹科·格爾利奇 自律性的抑或社會限定性的音樂——嘗試一種馬克思主義的通路(呂東譯)
李慧文 現代美學及其悖論——阿格妮絲·赫勒的“共通感”理論研究
彭成廣 現代性及文化悖論維度下的赫勒美學思想研究
張成華 論南斯拉夫社會主義現代主義美學思想
郭芳麗 論希穆涅克的馬克思主義音樂美學思想——以《美學與藝術總論》為中心
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
李志雄 范紅利 論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的逆向建構
徐立偉 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視域下先鋒小說審美分析
杜吉剛 姚雅君 抗戰(zhàn)時期作為“中國化”討論的文藝“民族形式”討論
多維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
徐 振 敬曉慶 “濟金根論戰(zhàn)”與托馬斯·閔采爾的關系
程 露 伊格爾頓女性主義批評的邏輯立場
陳世華 耿 碩 日本的階級藝術論爭:藝術具有階級性還是超階級性?——兼論對我國文壇的影響
唐啟翠 陽玉平 《分歧者》生命政治實驗的人類學意義
書評與學術動態(tài)
馮仲平 團結奮進,迎接春天——讀吳朝暉校長序
宋 偉 中國問題域中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讀王杰等著《文化與社會:馬克思主義與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發(fā)展研究》
蔣繼華 文學理論轉向中的知識譜系——讀姚文放教授新著《從形式主義到歷史主義:晚近文學理論“向外轉”的深層機理探究》
姚文放 美學的花環(huán)——在《陳炎學術文集》出版研討會上的發(fā)言
馬賾博兒 《陳炎學術文集》出版研討會綜述
第七屆國際馬克思主義美學論壇通知(號)
關于招收“當代美學問題與當代藝術批評”方向的博士后研究人員公告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投稿須知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投稿格式
English
Abstracts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