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15年,正值世界反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出版父親的《耶拉大青山革命根據地速寫集》具有特殊的意義。我們的父親于2008年9月5日永遠地離開了他曾無限眷戀的人生,至今已七個年頭,而2015年的正月初三,還是父親的九十誕辰。2015年是不平凡的。父親在世時,我們開始著手編輯他的作品集。在歷時兩年多的時間里,我們將父親的大部分作品按照類別編輯出一部綜合性的書畫集,并由布赫副委員長親筆題寫書名《中國達斡爾族書畫家耶拉作品集》。我們欣慰的是父親生前看到了他的作品出版,而且對時任內蒙古自治區(qū)代主席(現為主席)寫的前言——對他一生的貢獻及評價予以衷心感謝。此次即將出版的《耶拉大青山革命根據地速寫集》還是布赫副委員長題寫的書名,他不僅是人,也曾是內蒙古自治區(qū)的主席,并在新中國成立之前,還擔任過內蒙古文藝工作團團長。我們請他題寫書名,他欣然命筆,還寫了兩幅:橫幅與豎幅的,請我們擇定。布赫副委員長在我拜訪時曾感慨地說:“你父親是全面的專家,可惜他病得太早了?。?rdquo;病魔無情,令人無法抗拒。在2006-2008年編輯父親作品集時,因容量大,不可能將他所有的作品都編進去,考慮到大青山的速寫部分主題專一,體裁形式的一致性,我建議單出一部專集更合適。父親同意了。躺在病榻中的父親還和我詳細討論了畫集的封面設計、色彩等具體問題。他說,設計要樸素,色彩要沉著。要與原作品大小一樣好。我們在編排時,就是按照父親的意圖做的。由于種種原因,他沒有等到第二部作品集出版,就走了,到了另一個世界……幾年來,我和二弟吉日提(達斡爾語,意為“有志氣”)為父親的這本速寫集的整理盡心盡力。我們在媽媽指導下,二弟將父親速寫中的畫面文字進行了一一轉寫、訂正、校對。我們按年序排列,進行了細致地梳理和編排。原內蒙古自治區(qū)黨****副部長、作家扎拉嘎胡為本作品集寫了序言。當年和父親一起下鄉(xiāng)的曾是王震將軍“三五九旅”的八路軍戰(zhàn)士李天佑伯伯寫了在武川縣和父親的友誼,媽學友、藝術家王若芳阿姨也充滿感情地追憶了和父親相處的難忘時光;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的何奇耶徒也深情地回憶了父親生前的往事。而特別感動的是當年在大青山的抗日根據地領導人楊植霖(曾任內蒙古自治區(qū)副主席、青海省省委書記)的大女兒楊秀清寫了關于建立大青山革命根據地的情況,還為父親的作品寫詩一首,這一切都令我們非常感動!為了父親的這部不僅具有歷史意義更具現實意義的作品出版,內蒙古文聯黨組將其作品列為內蒙古的“晚霞工程”系列。文聯主席和秘書長喜山為此予以深切關心和有力幫助,是內蒙古為”晚霞工程“予以資助,足見對老一代藝術家的關懷與重視。父親的作品凝聚了他對理想對人生對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他所有的作品都體現了他豐富深刻的精神世界。從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畫面和文字,展現在眼前的是那個年代英雄的人民和不朽的烈士,永存的青山和淙淙的山泉;他們好像永遠在訴說著大青山的故事,而大青山就是歷史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