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格諾瓦(1863-1929),瑟諾博司(1854-1942),均為法國著名的歷史學家。瑟諾博司早年曾在德國各大學專修歷史兩年,后師從莫諾德,極重史料文獻。其在中國的譯著有《泰西民族文明史》《百年來西洋學術之回顧》《現(xiàn)代文明史》等,被陳獨秀稱為“法國當代流史家”。李思純(1894-1960),是該書中譯本《史學原論》的作者,字哲生,成都人。少時曾留學法國,隨瑟諾博司修習歷史方法。后歷任東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成都師范大學、四川大學、浙江大學等教授,講授宋遼金元史和史學方法等課。他在在文、史、哲、政、法、新聞、外交翻譯領域都有較大建樹,尤其以史學、詩詞見長。何炳松(1890-1946),字柏丞,浙江金華人,是該書選注英文本《歷史研究法》的作者。曾赴美留學,歷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北京高等師范史地部主任,浙江師范學校、武昌師范大學等校校長。他是現(xiàn)代著名史學家和教育家,撰有《歷史研究法》、《通史新義》、《程朱辯異》、《浙東派溯源》,譯有《新史學》、《西洋史學》、《歷史教學法》等書,其中不少被用作大學教材。他的著述融會古今,學貫中西,曾被譽為“中國新史學派的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