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曉前的葬禮 小鮑莊》是“百年百部中篇正典”叢書中的一種:共收錄王兆軍的《拂曉前的葬禮》和王安憶的《小鮑莊》兩個中篇小說。王兆軍的《拂曉前的葬禮》曾獲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三屆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小說主要講述了知青王曉云離開大葦塘村八年后,以大學生的身份重訪當年下鄉(xiāng)插隊的地方,追憶自己從下鄉(xiāng)插隊到返城這一期間的生活和感情經歷。作品成功塑造了田家祥、呂鋒、田永順等一批新時代農民形象,展現了王曉云的思想感情變化、知青“上山下鄉(xiāng)”的基本面貌和農村社會生活的變遷。王安憶的《小鮑莊》曾獲第四屆全國中篇小說獎。作品從多重視角講述了小鮑莊上撈渣、鮑五爺、拾來、鮑仁文等幾戶人家的命運和生存狀態(tài),尤其是作為“仁義之子”的撈渣生前默默無聞,但在去世后,給小鮑莊帶來了巨大變化。他死后被追封為小英雄,成為縣里少年英雄的典型,家人也因此受到了照顧,搬進了寬敞的新房。不僅如此,撈渣的死還成全了鮑仁文懷揣多年的文學夢,成全了拾來和二嬸的生活,也成全了文化子和小翠子的愛情……小鮑莊上許許多多的問題都隨著澇渣的死有了轉機。隨之而來的便是封閉的生活狀態(tài)和傳統(tǒng)觀念被打破,這對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小鮑莊來說猶如一場風暴。